第16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好了,他能得的,至少拿了一大半给了姜家,外甥媳妇哪怕是他从外面娶来的,对姜家也从无不恭敬之处。

  这事来告知她,也是因敬着姜家。

  终究是不能得寸进尺了,姜大夫人这满腔的怒火终是歇停了下来,口气也低了,朝外甥媳妇叹道:“你们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也不是,”许双婉笑笑,“总有些东西,是舍不脱的。”

  姜大夫人怅然,“舍不脱如何?当年宣容他们可是舍得脱,眼见兄长大祸临头,他们带着人分宗就走了,如果不是他们是同一个父亲,他们连宣家的祖宗都不想要。”

  只为求自保。

  只有他们姜家的老太爷,带着他们到处求人,就为着能把他的命从圣上手下抢回来,老父亲那时候进了宫跪了好几天,最后是人晕了过去被抬回来的。

  这人走了就走了罢,要真是有骨气,又何必再回来?

  **

  三场大考一过,春闱也就结束了。

  但审卷也马上开始,殿试就安排在五日十日,离着也没几天了。

  这年的春闱,因朝廷大动和废太子等诸事,本来是要推迟到秋天,那时老皇帝也没觉得朝廷上少些人有什么不好,来的新的要是不听话,在朝廷说些不中听的,他反倒要多杀几个人了,费的心思也不是一般,他身体也有恙,暂时也腾不开心神去操控新进官员。

  但那时候进京赶考的人已经来了一些了,路途远的也往京中这边赶了,这等大事要再推迟半年,于国无利,于准备了多时只待一考的学子更是无利,礼部尚书谢尚礼力挽狂澜,把这事从圣上嘴里周旋了下来,只往后推迟了一个半月,但也因此得罪了老皇帝,把该是他一人主持的春闱分给了宣仲安一半,凭白抢了他一半的功劳。

  但谢尚礼也是没有想到,这事反倒是好意了肖宝络行事,没两天这位吏部尚书大笔一挥,在吏部一年一度发往各州通报的文书当中,让他们把州内只要能进考的人都送过来。

  这也是运气,赶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