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却是四十年之后的六里庄。

  讲述的是当年从大水中幸存下来的六里庄,欣欣向荣起来的六里庄,正式由朝廷派专人驻扎,从边缘化的一个庄子,发展到了一个小小的县城。

  而这一切,其实是最开始的沈三变的功劳,是他的牺牲,救了六里庄。

  因此六里庄的村长,为了纪念沈三变,办了一座学堂,取名三变学堂,招收子弟,一直开办了,很多年,很多年。

  而故事的开始,却是很多年,很多朝代以后,千百年之后的现代,一个少女,手捧着父亲的遗书,从海外归来,一直寻根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长,只有三幕,只是这三幕里,几乎把所有的故事说尽。

  这个归国少女,是个西化很深的abc,通俗点,就是个香蕉人,她对这件事,根本就是不以为然,甚至还带着一点不以为然,只是父亲遗命,这才带着遗书,回家寻根。

  她费了很多力气,先是不冷不热地嘲讽家乡人,又被家乡人轰出去,这才知道原来父亲一族不是家乡土生土长的,而是来自一个更遥远的地方,她又长途跋涉去那个更远的地方,这其中她的钱包被偷,又遭人抢劫,被骗过好不容易借来的路费,几乎要生存不下去,本来要打道回府,可是看着父亲的遗书,还是坚持了下去……

  她终于找到,父亲的祖父,是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她抚摸着父亲祖父家中属于他的那一块块功勋奖章,心里是湿热的,她听人说起父亲祖父的事迹,都是关爱下属,身先士卒,她查阅报纸,查阅资料,也去听被父亲祖父从敌人手里救出的那个少女-曾经的少女已经满头白发,她颤颤巍巍说,他是个好人。而她真的亲眼看到父亲祖父手书的,弘毅,却是只能抚摸着那块牌,全身颤抖。而她又听说,父亲的祖父也不是土生土长在这一带的,也是迁来的,她便又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了祖父的祖父的祖父,原来,她的上上上代,竟然出过名人,那个名人,却是领导者近代朝廷改革的一位大儒,他身居改革的风口浪尖,他几次吐血还坚持到深夜,几百首忧国忧民的诗作,在今世,流传着,而他最后,却因为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被车裂而死,她只是在他的故居,看着桌子上,椅子上刻着的厚德,掉下了眼泪。她看了十几部写那个人的书,电影,甚至参加了火车上和别人的辩论,辩不过别人,在火车上,多少人的眼前,失声痛哭;她没有停止,她一直在寻根,追到了最后,她发现,她的最祖辈,最最祖辈,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最底层的奴隶,是农民,只是有一个先祖,几十岁的老农民,筹了一辈子的钱财,去一个地方求学了,并且他的儿子,也跟着他,一起去了。

  那个地方,自然就是三变学堂。

  三变在官场有三种解释,思危,思退,思变。

  可是三变学堂,却是思弘毅,思厚德,思自强。

  她站在三变学堂的旧址,如今的xx中学的面前,将父亲的遗书拿了出来,磕了三个响头。把飞回外国的飞机票撕掉了。

  全剧于是结束。

  这是李想的那个剧本,她耗费了巨大力气写的剧本,她也不想看到有人演坏了,所以叫梅丽,她最信任的人,来演这个女主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