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几岁第一次参加六弈的年轻天赋棋手,应该是很容易就能战胜自己的师父。

  可围棋这样一个重面子、重名声也重传承的行当,经不起这样的新旧交替、不留情面。

  渐渐的行当内就有了自个儿的规矩。

  以棋圣战和国士战为例,并不是众人想象的,预选赛、半决赛这样一层层对决,而是有一个相当封闭的循环圈。十二人的循环圈,分甲乙两组,由上一届循环圈累计成绩的前八名,和今年各地棋院预选上来的四人组成。每一界淘汰四个,也就是三分之一,但有些人总在那三分之二里,甚至有些长者已经在循环圈中呆了几十年没有被替换。这个循环圈中的胜利者,才有可能与前一届的棋圣或国士进行七番棋对战。

  那些同时呆在好几类棋战的循环圈里没有被替换下来的人,是真的远强于预选赛上来的年轻人?

  像妙仪这样山里呆了两年,闷头下棋的呆瓜自然是不会知道。

  就连熊裕这种长安棋院的黑马,在长安呆了好几年,除了六弈以外的赛事全都参加过的棋手,也是这次要去参加六弈,才知晓此事。

  由于围棋在大邺的盛行仅次于诗,各地州府几乎都有棋院,长安洛阳建康本来是大邺三座最大的皇家棋院,如今仅存两所皇家棋院,但学棋之人也是数不尽数。学棋不太需要家境,只要是有天赋棋院就包吃喝,于是穷人孩子就特别多。这些寒门棋手,就会疯狂的争夺参加六弈的名额,毕竟只要是进入循环圈,不但能直接升七段,更有不菲的赏金。

  看起来六弈进入循环圈是二十四个名额,但大邺的规矩是,一个棋手最多可以参加六弈中的三场。许多寒门棋手,一个人就会占了三个循环圈的名额,导致实际名额更少。

  只是进入循环圈的预选赛是纯粹看胜负厮杀的,于是年轻的时候进入不了循环圈,老了之后基本就别想了。与预选赛上,年轻人的一片压倒优势截然相反,循环圈内却不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如果你是个棋院预选赛事上来的年轻人,自打进入循环圈,棋圣战前的十二人对战开始之前,你的名次就基本已经定下了。

  棋界的老者、棋圣、国士们会看你的家世、师从和水平,稍微测试一番,给你定下了前途。是下一届就被淘汰?还是有幸排到甲乙两组各自的第三第四名?而真的天降英才,亦或是家中长辈是棋圣、出身显赫棋院对此有所求,就很可能将他捧到向前一届棋圣挑战的位置上。

  但是不可能让他赢了的。

  真正能替换掉前一届棋圣的,都是棋界内熬了够久、生徒满门,或是四处受到爱戴、人脉密布的老者。熬够了,大家评定评定,前一届就会选择一局体面的下法退赛,而这位老人就成了新棋圣。

  这些彼此都很熟悉的棋界老者们,下起来都很规矩。不是棋面有规矩,那多无趣,六弈要是没人看了,他们也就没了名声和财力。说的是,一步步照着早早规划好的“惊险棋谱”来,规规矩矩的下棋,规规矩矩的演得意或艰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