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7)
一时间,天下人心大震。
街头巷尾,唾骂声、叹惋声只怕比六月的雷鸣还要振聋发聩。
尚阳宫与太子越发陷入困境,本慕嫡皇子弘允美名来的能人志士,也望而却步了,转投他人门下。尚阳宫处境更困难。
尽管告天下书中写明,是皇后所为,太子未参与其中,但在子凭母贵的皇室,有个这样的母亲已足以毁掉前程。
好在弘允比锦月想象的要坚强、刚硬得多,他似浩瀚黑夜、广袤的海水,默默承受、包容一切,一得空就过来陪锦月母子用膳。
他振作了起来,比从前更加努力的看书学习、忙于政事,只是从前那样潇洒、轻快的笑容越发少见,锦月时而看见他一个人对着虚空沉思,眼神沉沉。
心里虽有担忧,锦月却不好太过密切过问,免得给他压力。
入了六月,夏日浓烈的席卷而来。
六月下旬那几日十分炎热,宫中镇压暑气的冰块都不够用了,尚阳宫地位不如从前,被奴才擅自克扣了不少,是以热沉沉的。
自太皇太后薨逝,皇后被废中宫缺失,太后,便成了皇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
明明烈日炎炎,身体孱弱的人都会气息奄奄不想动弹,可太后却仿佛精神越发好起来,不但梳理后宫、将各宫各局管理得有条不紊,还上调了各皇子、公主、妃嫔的月例钱。
后宫在发生不顺诸事的阴云笼罩后,众人终于迸发出一点儿喜悦,而这从前各种场合要么缺席、要么沉默不语的太后,也枯木逢春般抽出了蓬勃绿枝条。
这天下午,两个内监从太后的清宁殿到尚阳宫传消息——“太子妃准备准备,晚上酉时三刻甘露台听戏,太后娘娘吩咐了太子妃定要到场,您是她老人家的嫡孙媳,切莫缺席了。”
这一句话将锦月想托病的想法就给堵了。
推也推不掉。
↑返回顶部↑
街头巷尾,唾骂声、叹惋声只怕比六月的雷鸣还要振聋发聩。
尚阳宫与太子越发陷入困境,本慕嫡皇子弘允美名来的能人志士,也望而却步了,转投他人门下。尚阳宫处境更困难。
尽管告天下书中写明,是皇后所为,太子未参与其中,但在子凭母贵的皇室,有个这样的母亲已足以毁掉前程。
好在弘允比锦月想象的要坚强、刚硬得多,他似浩瀚黑夜、广袤的海水,默默承受、包容一切,一得空就过来陪锦月母子用膳。
他振作了起来,比从前更加努力的看书学习、忙于政事,只是从前那样潇洒、轻快的笑容越发少见,锦月时而看见他一个人对着虚空沉思,眼神沉沉。
心里虽有担忧,锦月却不好太过密切过问,免得给他压力。
入了六月,夏日浓烈的席卷而来。
六月下旬那几日十分炎热,宫中镇压暑气的冰块都不够用了,尚阳宫地位不如从前,被奴才擅自克扣了不少,是以热沉沉的。
自太皇太后薨逝,皇后被废中宫缺失,太后,便成了皇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
明明烈日炎炎,身体孱弱的人都会气息奄奄不想动弹,可太后却仿佛精神越发好起来,不但梳理后宫、将各宫各局管理得有条不紊,还上调了各皇子、公主、妃嫔的月例钱。
后宫在发生不顺诸事的阴云笼罩后,众人终于迸发出一点儿喜悦,而这从前各种场合要么缺席、要么沉默不语的太后,也枯木逢春般抽出了蓬勃绿枝条。
这天下午,两个内监从太后的清宁殿到尚阳宫传消息——“太子妃准备准备,晚上酉时三刻甘露台听戏,太后娘娘吩咐了太子妃定要到场,您是她老人家的嫡孙媳,切莫缺席了。”
这一句话将锦月想托病的想法就给堵了。
推也推不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