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5 / 7)
严静思左手手肘抵着椅子扶手,托腮垂眸,纤长微翘的睫毛如羽毛般轻轻颤动,宛若听得投入、出神。
林远见状,眼里掠过一丝喜色,看样子,皇后娘娘是将他的话听进去了呀!
“近些年来,内外虽无大的动乱,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天灾却是年年不断,尤以南部的水灾为甚,往往一次洪灾过后,颗粒无收。今次越州逢灾,若无娘娘妙策,不知要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臣乍闻新稻之成就,不怕娘娘您笑话,微臣高兴得险些哭出来,激动得好几日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臣就想啊,若是咱们大宁的百姓都能种上新稻,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辛劳了一年,到头来却还是吃不饱饭了。”
林远确有以情动摇皇后娘娘的打算,但说着说着,回想着越州之行的所见所闻,不由得真情流露,哀民生之艰。
“现下,皇上不惜顶着各方重压推行均田、青苗两法,旨在将豪强世族兼并的土地归还于民,让百姓有地可种、有地能种,若在此时能顺利将新稻推而广之,新法的成效必将事半功倍!天下百姓,必将永不忘记皇上与您的饱腹之恩!”
严静思抬眼,看向林远,正色道:“林大人之心,为国为民,本宫钦佩,更甚为欣慰。然,本宫不能以天下苍生为由,挟大义、亲情去牺牲郭家、齐家这些巨贾富商之家的利益。这不符合规则,不是吗?”
“本宫能理解你的用心,也能理解你的急切,但移时易事,绝非旦夕之功。对苍生万民,本宫或许没有林大人体悟深刻,但本宫也有自己的原则要坚守,那就是,本宫要借用郭齐诸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必须要保证他们有利可图,非如此,难以长久合作。”
严静思见林远并无意外之色,心知他定预测到了自己的立场,遂话锋一转,道:“当然,本宫也并没有为他们撑腰的意思。诚然,商人重利,但同时也重诚信、重契约。一切按着买卖的规矩来,若是官府采办,本宫也不会袖手旁观,稍微争取些实惠还是可以的。”
林尚书幽幽叹了口气,不得不面对现实:皇后娘娘不好忽悠啊!
“如此,臣便先谢过皇后娘娘了,往后少不得要麻烦您。”
遗憾归遗憾,嘴边的肉还是要赶紧咬住的。
不过,有这样的结果,也在林远的意料之中。
而林远对商户的态度,也在严静思意料之中。
历朝历代,素来重农抑商,大宁虽政策放宽,对经商“贱而不限”,但终究还是颁布了贱商令。
林远身为部堂阁臣,其思想自然是与国策相一致。
↑返回顶部↑
林远见状,眼里掠过一丝喜色,看样子,皇后娘娘是将他的话听进去了呀!
“近些年来,内外虽无大的动乱,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天灾却是年年不断,尤以南部的水灾为甚,往往一次洪灾过后,颗粒无收。今次越州逢灾,若无娘娘妙策,不知要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臣乍闻新稻之成就,不怕娘娘您笑话,微臣高兴得险些哭出来,激动得好几日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臣就想啊,若是咱们大宁的百姓都能种上新稻,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人辛劳了一年,到头来却还是吃不饱饭了。”
林远确有以情动摇皇后娘娘的打算,但说着说着,回想着越州之行的所见所闻,不由得真情流露,哀民生之艰。
“现下,皇上不惜顶着各方重压推行均田、青苗两法,旨在将豪强世族兼并的土地归还于民,让百姓有地可种、有地能种,若在此时能顺利将新稻推而广之,新法的成效必将事半功倍!天下百姓,必将永不忘记皇上与您的饱腹之恩!”
严静思抬眼,看向林远,正色道:“林大人之心,为国为民,本宫钦佩,更甚为欣慰。然,本宫不能以天下苍生为由,挟大义、亲情去牺牲郭家、齐家这些巨贾富商之家的利益。这不符合规则,不是吗?”
“本宫能理解你的用心,也能理解你的急切,但移时易事,绝非旦夕之功。对苍生万民,本宫或许没有林大人体悟深刻,但本宫也有自己的原则要坚守,那就是,本宫要借用郭齐诸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必须要保证他们有利可图,非如此,难以长久合作。”
严静思见林远并无意外之色,心知他定预测到了自己的立场,遂话锋一转,道:“当然,本宫也并没有为他们撑腰的意思。诚然,商人重利,但同时也重诚信、重契约。一切按着买卖的规矩来,若是官府采办,本宫也不会袖手旁观,稍微争取些实惠还是可以的。”
林尚书幽幽叹了口气,不得不面对现实:皇后娘娘不好忽悠啊!
“如此,臣便先谢过皇后娘娘了,往后少不得要麻烦您。”
遗憾归遗憾,嘴边的肉还是要赶紧咬住的。
不过,有这样的结果,也在林远的意料之中。
而林远对商户的态度,也在严静思意料之中。
历朝历代,素来重农抑商,大宁虽政策放宽,对经商“贱而不限”,但终究还是颁布了贱商令。
林远身为部堂阁臣,其思想自然是与国策相一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