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4 / 5)
宫宜涓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赵益宣的,只是当小鸡仔不跟着她了,她却不习惯了,有时还会生起些想念的情绪,直到越国公府请人上门提亲。
颂王素来最疼宫宜涓,这回却问都没问宫宜涓的意思,就应下了亲事,叫颂王妃操办婚事。颂王妃过来找宫宜涓说这桩亲事时还有些忐忑,宫宜涓刚听说时还有些羞恼,可想到陶梦阮说过的话,宫宜涓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她说不清自己对赵益宣算是什么样的感情,至少她是不讨厌赵益宣的,而她嫁了赵益宣,却有许多好处。别的不说,就像陶梦阮所说,既然父王更看重她,那么她的归属自然更能代表父王的态度,而越国公府时代忠直,若非她太过顽劣,父王的女婿人选恐怕也会有赵益宣一个。
宫宜涓重生短短的几年,只觉得比前世活到十七八岁的老姑娘还要精彩。
她没想到她最后会跟赵益宣结缘,也没想到在整个京城都等着看她笑话的时候,传闻中呆姑娘的小姑子会向着她说话,而她一直担心的婆婆,对她也格外的好,她嫁到越国公府不到三年就生下了长子,原以为会需要她拼上命的大嫂,居然莫名其妙的就被灭了,她哥哥最终丢了世子之位,她却不怪颂王和颂王妃,置于大哥最后被幽禁一辈子,也怪不得别人。
从葛婧口中听说岳临风跟柳氏和离,又求娶怜雅公主的时候,宫宜涓只觉得悲哀。岳临风最早跟葛婷定了亲,后来葛婷死了,岳临风被葛姝逼着许下守孝的诺言,却因为司安然和柳家最后搞成一场闹剧。司安然说是病逝了,她不知真相如何,但岳临风克妻的传言却算是坐实了,定下了柳家的亲还有人戏说柳家姑娘能活到几时。后来,柳家姑娘了倒是没死,但体弱的柳家姑娘过门几年都没有生下孩子,岳临风就以这个理由要和离,真相也不过是柳大人因为贪墨被贬官了。
宫宜涓刚刚重生的时候,对岳临风也谈不上恨,只是对这个人深深地厌恶,看着岳临风一步一步作死,宫宜涓的厌恶倒是少了些。原来不是因为她如何不好,岳临风只是没有心,对谁都没有真心罢了,而有所求的姻缘,到最后都会变成孽缘吧。宫宜涓只庆幸,她愿意嫁给赵益宣只是因为合适,赵益宣求娶她却不是为了报恩,她的心不是石头,赵益宣拿心来捂,她就还他一颗真心。
番外三 墙头掉下小青梅
长孙琦命运的改变在七岁那一年。在那以前,他祖母是大长公主,父亲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前途无量,他年纪虽小,却是旁人都捧着的长孙大公子。可就在那一年,他母亲遇到了所谓的真爱,非要抛弃一切跟那个人走,连他这个亲生儿子都占不去她心里的半点分量。
一般人家若是遇到了这种事,将奸夫一起沉塘都有的,若是爱惜脸面的,悄悄地一碗药灌下去,也就一了百了了。大长公主气得险些让人勒死儿媳妇,偏偏大儿子对儿媳痴心一片,哪怕儿媳做下这样丢人的事,也情愿和离放过他们,最后也只得由着那两人离开。
吴氏的离开对长孙琦影响很大,再是皇亲国戚,父亲再是才华过人,有了这样的污点,旁人看着他们的目光都很奇怪,而长孙琦的父亲,自那以后就退出了官场,只用心经营者自家的书坊。长孙琦长大一些之后才知道,那个书坊是父亲为吴氏建的,吴氏自小不爱诗词学,更不爱女子常读的闺训列女,只爱市井间的话本小说。
在大多数人眼里,那些话本小说都是要严防死守不让家中女孩子接触的,免得教坏了姑娘家,可吴氏喜欢,在娘家时就想方设法找来,后来长孙云一心系她,更是瞒着人给她寻了不少。也不知是不是看多了话本故事里千金小姐和穷书生的故事,吴氏最后爱上了一个穷书生义无反顾的跟他走,后来就再也没了消息。
长孙琦知道这些事的时候已经九岁了,那个时候对义无反顾的离开的母亲已经没有那么恨,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母亲这样跟人离开,最后会不会后悔。
长孙云辞了官,除了经营书坊,就是在家读书,顺便教儿子读书。长孙琦对于考功名做官没有更多的兴趣,金榜题名又能如何?父亲高中进士,谁不说他前途无量,可最心爱的女人最后选择的确实名落孙山的穷书生。长孙云对长孙琦的想法没有什么评价,也不勉强长孙琦读书考功名,只在大长公主责备长孙琦时,怜爱地摸摸他的头。
长孙琦头一次有了心绪的变化,是在遇见赵锦竹的时候。
↑返回顶部↑
颂王素来最疼宫宜涓,这回却问都没问宫宜涓的意思,就应下了亲事,叫颂王妃操办婚事。颂王妃过来找宫宜涓说这桩亲事时还有些忐忑,宫宜涓刚听说时还有些羞恼,可想到陶梦阮说过的话,宫宜涓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她说不清自己对赵益宣算是什么样的感情,至少她是不讨厌赵益宣的,而她嫁了赵益宣,却有许多好处。别的不说,就像陶梦阮所说,既然父王更看重她,那么她的归属自然更能代表父王的态度,而越国公府时代忠直,若非她太过顽劣,父王的女婿人选恐怕也会有赵益宣一个。
宫宜涓重生短短的几年,只觉得比前世活到十七八岁的老姑娘还要精彩。
她没想到她最后会跟赵益宣结缘,也没想到在整个京城都等着看她笑话的时候,传闻中呆姑娘的小姑子会向着她说话,而她一直担心的婆婆,对她也格外的好,她嫁到越国公府不到三年就生下了长子,原以为会需要她拼上命的大嫂,居然莫名其妙的就被灭了,她哥哥最终丢了世子之位,她却不怪颂王和颂王妃,置于大哥最后被幽禁一辈子,也怪不得别人。
从葛婧口中听说岳临风跟柳氏和离,又求娶怜雅公主的时候,宫宜涓只觉得悲哀。岳临风最早跟葛婷定了亲,后来葛婷死了,岳临风被葛姝逼着许下守孝的诺言,却因为司安然和柳家最后搞成一场闹剧。司安然说是病逝了,她不知真相如何,但岳临风克妻的传言却算是坐实了,定下了柳家的亲还有人戏说柳家姑娘能活到几时。后来,柳家姑娘了倒是没死,但体弱的柳家姑娘过门几年都没有生下孩子,岳临风就以这个理由要和离,真相也不过是柳大人因为贪墨被贬官了。
宫宜涓刚刚重生的时候,对岳临风也谈不上恨,只是对这个人深深地厌恶,看着岳临风一步一步作死,宫宜涓的厌恶倒是少了些。原来不是因为她如何不好,岳临风只是没有心,对谁都没有真心罢了,而有所求的姻缘,到最后都会变成孽缘吧。宫宜涓只庆幸,她愿意嫁给赵益宣只是因为合适,赵益宣求娶她却不是为了报恩,她的心不是石头,赵益宣拿心来捂,她就还他一颗真心。
番外三 墙头掉下小青梅
长孙琦命运的改变在七岁那一年。在那以前,他祖母是大长公主,父亲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前途无量,他年纪虽小,却是旁人都捧着的长孙大公子。可就在那一年,他母亲遇到了所谓的真爱,非要抛弃一切跟那个人走,连他这个亲生儿子都占不去她心里的半点分量。
一般人家若是遇到了这种事,将奸夫一起沉塘都有的,若是爱惜脸面的,悄悄地一碗药灌下去,也就一了百了了。大长公主气得险些让人勒死儿媳妇,偏偏大儿子对儿媳痴心一片,哪怕儿媳做下这样丢人的事,也情愿和离放过他们,最后也只得由着那两人离开。
吴氏的离开对长孙琦影响很大,再是皇亲国戚,父亲再是才华过人,有了这样的污点,旁人看着他们的目光都很奇怪,而长孙琦的父亲,自那以后就退出了官场,只用心经营者自家的书坊。长孙琦长大一些之后才知道,那个书坊是父亲为吴氏建的,吴氏自小不爱诗词学,更不爱女子常读的闺训列女,只爱市井间的话本小说。
在大多数人眼里,那些话本小说都是要严防死守不让家中女孩子接触的,免得教坏了姑娘家,可吴氏喜欢,在娘家时就想方设法找来,后来长孙云一心系她,更是瞒着人给她寻了不少。也不知是不是看多了话本故事里千金小姐和穷书生的故事,吴氏最后爱上了一个穷书生义无反顾的跟他走,后来就再也没了消息。
长孙琦知道这些事的时候已经九岁了,那个时候对义无反顾的离开的母亲已经没有那么恨,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母亲这样跟人离开,最后会不会后悔。
长孙云辞了官,除了经营书坊,就是在家读书,顺便教儿子读书。长孙琦对于考功名做官没有更多的兴趣,金榜题名又能如何?父亲高中进士,谁不说他前途无量,可最心爱的女人最后选择的确实名落孙山的穷书生。长孙云对长孙琦的想法没有什么评价,也不勉强长孙琦读书考功名,只在大长公主责备长孙琦时,怜爱地摸摸他的头。
长孙琦头一次有了心绪的变化,是在遇见赵锦竹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