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3 / 7)
梁庸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只又问了太医一句:“那姚妃娘娘何事能醒来?”
太医听了梁庸的问话,看了一眼同样紧张看着他的姚夫人,开口回道:“稍后臣开了药方,给娘娘喂下,娘娘自可醒来。”
太医的这一句话,让姚夫人失声痛哭,她如何听不出来太医这是拿药在吊着姚玉容的命。
梁庸看到姚夫人这边,面上的神色越发尴尬,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既然姚妃娘娘稍后便可醒来,夫人尽可问娘娘此事。”
说罢此言,梁庸又是轻声开口道:“若是夫人无事,那咱家便告退了!”
梁庸话音刚落,便迫不及待的带着底下宫人,从昭阳宫里撤了出去。
圣旨颁下,昔日高高在上,甚至能够与皇上元后文贤皇后一较高下的皇贵妃姚玉容,陡然失势,虽还是在妃位之上,却也成了一个极大的笑话。
后宫中,幸灾乐祸有之,兔死狐悲者也有。
若是最高兴的,只怕是杨太后了。
杨太后最怕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怕姚家也出一个皇后,虽然姚玉容最后只做到了皇贵妃的位置,而且这些年来身体孱弱,但姚玉容相伴萧恒多年,保不齐皇上会不会心软,在姚玉容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追封她一个皇后。
毕竟这样的先例太多了。
虽然如此追封的皇后,只是一个继后,根本不如文贤皇后的尊贵,但还是一个皇后,而姚家势大,若是家族之中多一个皇后,无异如虎添翼。
同样的,姚玉容所出的大皇子与大公主,身份上也加了一层尊贵。本朝可不行前朝那一套,非得是出生时是嫡子才是嫡子,而本朝若是皇子在出生后,生母被追封为皇后,同样也可升为嫡子。
所以当梁庸捧着圣旨去传旨的时候,可差点没把杨太后惊得将手中的茶盏都给扔在了地上。
而等到消息传来,杨太后嘴角上扬的弧度就没有掉下来过。
↑返回顶部↑
太医听了梁庸的问话,看了一眼同样紧张看着他的姚夫人,开口回道:“稍后臣开了药方,给娘娘喂下,娘娘自可醒来。”
太医的这一句话,让姚夫人失声痛哭,她如何听不出来太医这是拿药在吊着姚玉容的命。
梁庸看到姚夫人这边,面上的神色越发尴尬,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既然姚妃娘娘稍后便可醒来,夫人尽可问娘娘此事。”
说罢此言,梁庸又是轻声开口道:“若是夫人无事,那咱家便告退了!”
梁庸话音刚落,便迫不及待的带着底下宫人,从昭阳宫里撤了出去。
圣旨颁下,昔日高高在上,甚至能够与皇上元后文贤皇后一较高下的皇贵妃姚玉容,陡然失势,虽还是在妃位之上,却也成了一个极大的笑话。
后宫中,幸灾乐祸有之,兔死狐悲者也有。
若是最高兴的,只怕是杨太后了。
杨太后最怕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怕姚家也出一个皇后,虽然姚玉容最后只做到了皇贵妃的位置,而且这些年来身体孱弱,但姚玉容相伴萧恒多年,保不齐皇上会不会心软,在姚玉容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追封她一个皇后。
毕竟这样的先例太多了。
虽然如此追封的皇后,只是一个继后,根本不如文贤皇后的尊贵,但还是一个皇后,而姚家势大,若是家族之中多一个皇后,无异如虎添翼。
同样的,姚玉容所出的大皇子与大公主,身份上也加了一层尊贵。本朝可不行前朝那一套,非得是出生时是嫡子才是嫡子,而本朝若是皇子在出生后,生母被追封为皇后,同样也可升为嫡子。
所以当梁庸捧着圣旨去传旨的时候,可差点没把杨太后惊得将手中的茶盏都给扔在了地上。
而等到消息传来,杨太后嘴角上扬的弧度就没有掉下来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