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六赵攸灏带着新妇闵氏敬茶祭祖,十八三朝归宁。到了十二月廿二冬至节前夕,闵氏与赵家人已相处得很是融洽。

  金氏每年冬至节这一日,都要到襄京城外的玄壇寺上香礼佛。以前都只有杨氏、小金氏或几个姻亲家的女眷陪同,今年却不止杨氏她们了,还有长媳吴氏、孙女赵敏禾和新进门的孙媳妇闵氏。

  一行人分了两辆與车,带上香烛金箔等物,早早出发,到巳时五刻才到灵山脚下。

  玄壇寺建在灵山半山腰,金氏年轻时颇为诚心,都是自个儿徒步上去的,到年纪大了身体实在吃不消,才每每从山脚下雇佣几个专门挣贵妇人们钱的轿夫,坐上轿子往寺里去。

  冬至节前来礼佛的贵妇人们众多,轿夫们的生意好得很,来来往往不决,新来的夫人们还不是即刻就能坐上轿子上山的。只是金氏因是寺中常客,早有赵府家丁提前来打过招呼,因而忠勇伯府一行人到了地头便坐上了上山的轿子。

  到达寺中时,已是午食时分,就有一个提前来寺中大点的年轻管事过来与金氏请安,并禀告道:“老夫人,今日寺中来客多,给咱们府里安排的上香时刻放在了下半响,方丈大师已着人将斋菜备好了,可要小人带路?”

  金氏看着这管事有些面生,转头问了吴氏一句,吴氏微笑与她解释:“这人叫方平,原是咱们家在上林苑别庄那儿的,老爷看他机灵,便叫他来伯府当差了。”

  事实上,赵毅与她提过之后,吴氏特意在别庄上着人调查了一番,才晓得这人明面上是帮着自己的父亲管别庄的,却比其父能干得多,在别庄甚至更让下人信服。吴氏后来又将他叫过来问了些问题,再一看他的年纪,心里便有了打算,便叫伯府中的大管事好好栽培他。如今来看,她倒是没有看错人,若不是方平真的能干,大管事也不会放心将老夫人等女眷的出行事宜交了方平来安排。

  金氏万事不管,只问过这一句就丢开了,着方平带路,自己就拉着孙女和新孙媳妇的手往寺中安排给忠勇伯府的包厢中去了。

  用完斋食,一干人等在寺中转了一圈,又遇到几个同来上香的贵夫人寒暄几句。这一回金氏身边的主角可不是前段日子刚回京来而显得眼生的赵敏禾了,而是赵家的新妇闵氏。她也乐得清闲,只看闵氏被人频频打趣后羞涩地低了头。

  到了点儿,金氏才领着一干女眷们,去了大雄宝殿礼佛。

  待添完香油钱,一行人本不想多耽搁,直接下山回城的。只是却不想,金氏礼佛之时天色突然暗了,紧接着来了一阵寒风冬雨,雨势竟还下得颇大,寒风吹在人身上,冻得人瑟瑟发抖。

  一时之间,众人竟被困在了寺中。

  方平在瞧着天色不对的时候,就去派人去问了寺中可还有空置的厢房——因是冬至节,来寺中礼佛的人本来就多,有权有势的贵夫人也不少,这雨势一大被困在寺中的就不会是少数,到时总不能让老夫人跟别人一起挤在大殿里吧?

  结果并不怎么如意,凭忠勇侯府的地位,定到一间歇脚的厢房不难,玄壇寺还会提供两个炭盆和热茶给主子们暖暖身子。可那厢房地方不大,几个主子进去歇息还显得有些拥挤。更何况老夫人向来慈悲,大概也会让下人一起进去歇脚驱寒的,这样一来,那间厢房就完全不够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