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嬷嬷自小就看着玉阳公主长大,如何不知她的性情,这两年她委实不好过,整个人都沉郁了好多。其实不说玉阳公主,就是她们这些陪嫁的嬷嬷宫人,又有几个发自内心喜欢这里的?

  朱嬷嬷叹了口气,道:“殿下,这路上颇不太平,小主子还小,可受不起颠簸。”

  可是说完朱嬷嬷就后悔了,因为无论如何,玉阳公主都是不会自己去京都,把孩子留在西夏王府的,这样说反而是徒增玉阳公主的惶恐和压力。

  她真是老了,竟然由着感情来说话了,朱嬷嬷压了压心中的难受感觉,点拨玉阳公主道:“殿下,驸马爷人品风雅,京都是文人仕子的聚集地,想必驸马爷也会喜欢去京都的。”更何况驸马爷一直私念他的生母,想必也是想去看看自己生母出生长大的地方。

  玉阳公主眼睛一亮,姬王妃找她,可没有说让项砚去京都的意思,可是项砚若是自己愿意陪自己去京都,姬王妃必也不会拦着的。她先前总觉得心情惶惶,却不知是何缘故,想到若是项砚能陪她一起去京都,那心情竟是一下子轻松了。

  当晚玉阳公主便跟项砚提了去京都一事,起先项砚还犹豫,可是在玉阳公主不停的跟他说着京都的繁华和风雅,学子名仕的出尘之后,也不禁动了心。在玉阳公主接着又说了一些他外祖家顺国公府的旧事之后,项砚终是同意了玉阳公主的提议。

  只不过项砚不知道,他此时做了一个让他余生想起来就悔之莫及痛不欲生的决定。

  第188章 意外有孕

  几日后,西夏王项琮收到项墨的传信便赶回了庆州城,和项墨深谈了西夏各地事务,安排好各地将领以及赈灾策略和辅臣后,翌日就带了次子项砚玉阳公主以及他们的儿子谦哥儿一家出发去了京都。

  西夏王等人出发两日后,项墨就出发去了西部灵州城,查探西域异动缘由以及顺路一路安抚百姓灾民,查看各地赈灾情况。

  自项墨走后,姜璃不安,便日日寻思着可以做些什么帮到项墨。她召了各地产业的掌柜庄头,细细商了方案让他们在当地官府军队的帮助下,设了粥棚,帮助流民安置,开井重新种植耐旱作物如毛薯玉米等。又翻看着各项古籍看能否找到一些治旱的方法,如寻找地下水源的方法。

  各地设粥棚以及召流民重建的事姜璃很快就吩咐了下去,反正小有小做,大有大做,只是吩咐了各地掌柜庄头,切切注意安全等等。

  这日姜璃听了各地的回报,便想着近日来也有不少流民涌入庆州城,官府已经禁止流民入城,但也安排了人手在城外采取了不少措施帮助城外的流民安置。

  官府接收了不少流民或开工筑城挖井或开垦荒地种植快熟耐旱的作物等等。但作物生长需要时间,庆州城的储量又是有限,若真的和西域北辽打起战来,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姜璃便想着照着京都时各勋贵世家常做的法子,也在城外施些粥棚,不过却不用米面,只拿了高粱玉米熬了粥,让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长者和小孩也能勉强支撑着活下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