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清意心里很是有些感动,真是个好哥哥。好多人家,兄弟分家的时候恨不能连一根针一根线都分得清清楚楚。可也有特别重情重义对家人好的人,大狗就是其中之一了。

  姜清意点点头,“嗯,大狗哥好好干,咱们以后赚钱多了,能干的营生更多,赚的银子也会海了去的。”

  好吧,她吹牛了,可怜她这样的一生两世传奇美人,金手指竟然没开,想赚海了去的银子是不大可能了,不过应该能够吃饱喝足,就是这样自信!

  ☆、第20章 买人的计划

  村里建房子,速度还是挺快的。平房么,又不用打多深的地基,而且大家都是瞅着春忙前才来帮忙盖房子,拖拖拖拉耽误春忙谁受得了,伺候庄稼可比房子重要。

  齐县这边,只能叫春忙不能叫春耕,因为这里一年两季产出,冬小麦和夏玉米。小麦每年芒种时节成熟,割完了养养地接着种玉米。秋天玉米成熟,掰了玉米整平地,养养接着种小麦。春天时节并不忙播种,只是浇水、施肥什么的罢了。但除了侍候庄稼还得种菜、养鸡、养猪之类的,说来三月也是很忙的。

  大狗办事也敞亮,和姜清意商量后,每天中午、晚上管两顿饭,顿顿见肉,再一人一天三十文钱。哎哟,别以为钱不多,这可是个肥活,村里人都抢着来干。

  农村别看养鸡养猪的,可谁舍得自家吃,鸡要下蛋,蛋要卖掉,鸡老得下不了蛋了还是要卖了。猪要留着过年杀,杀了自家能留个十斤肉和猪下水就不错了,其他还是卖掉。一般农家人就指望这些东西卖掉换钱呢。

  这年头,地里产出极低,只有地主家才能从地里攒下点产出换银子呢。普通人家种庄稼,上交完公粮能够吃的就谢天谢地了,拿粮食换钱几乎不用想。何况,够吃够喝在农村就属于富户了,还有一些人口多、劳力少、地也少的,打下粮食来那也多卖掉换成粗粮,这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这几年不止齐县旱,齐县旱的还不算严重,有的地方旱的早有逃荒的了。据说今上忙着炼丹制药,甭说体谅老百姓减免赋税,不年年借着点名目往上加就不错了。

  老百姓靠天吃饭,还要靠着今上和地方官吃饭,但凡有一个错了眼,日子就很是难过。尤其到了春天,可真是青黄不接,多少人家别说吃肉,能吃糠咽菜活下去就是好的。

  大狗这里建房子给肉吃,虽然每人只分一块寸方肉,那也让好多人感激。多数人只就着咸菜和菜汤吃窝头,舍不得动那一块肉,带回家给孩子吃呢。

  大狗真不是拿着姜清意的钱做好人,他也是把自家积蓄给填进去了。都是乡里乡亲,还都是姓丁的,何况小时候死了爹娘没饭吃的时候,也是村里人你家一个窝头我家一碗菜的把他们兄弟二人养大的。眼看着自己日子好了,能回报一二也是个心安。

  姜清意又不是吝啬人,也觉大狗仁义。不说别的,他们开的杂食店,两个小工都是村里找来的,用的面、菜和肉也是直接向村里人买。这样买东西比到集市上买便宜一点点不说,村里人也赚得多。到县里集市上卖东西也要交税的,不管卖不卖的出去,先把地头税给交了,还时不时要碰上乱收费的,黑的要死。

  房子用了半个月就建得妥妥当当。大狗来和姜清意汇报,笑道,“姑娘,咱们那房子可真是漂亮,青砖红瓦四合院,村里人都说好。咱村在这十里八乡也算是富裕村了,可比咱房子好的真不多,也就是丁五爷和里正家了。”他转向丁嬷嬷,“姑姑可记得丁五爷,就是三十年前中过秀才的那个五爷,和咱家虽出了五服,倒也都是一家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