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歆儿方才直接挑拨穆太后对魏家的矛盾,转头魏溪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夸奖胡家为大楚顶尖世家,这不是踩在了穆家的脑袋上么!

  穆家有穆太后坐镇,你胡家的胡歆儿算什么?皇后都不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妾而已,敢跟穆家别苗头,找死么!

  朝安殿中,小朝的臣子们静静的听着掌事宫女复述康雍宫的一幕,最后一句话落音,秦衍之扑哧的笑了出来:“没想到魏家又出了个伶牙俐齿的姑娘。”

  诸位大臣干笑的干笑,不屑的不屑,皇帝咂嘴道:“爱卿啊,你们说说看,我朝每年都有灾情出现,士农工商,其他还好,农工这两项民众最多,遭灾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也是他们。朝廷年年救灾赈灾,广开粮仓,到头来最穷苦的人依然是他们,甚至年年灾地都有数不清的饿殍,这是何故?”

  这事归工部管,工部侍郎在众人默默的注视下上前,斟酌道:“皇上,依照往年的统计来看,影响粮食产量最大的灾荒是水灾和旱灾。水灾是水提年年都修,近几年工部涉入修堤之中,倒是缓解不少。只是十里长提毁在蚁穴,非人力能够解决。再有旱灾,这是天灾,没有水就没有粮食。农民租地,要先交给朝廷五成,再给租户三成,余下两成换上七口之家基本都是饱一顿饥一顿。哪怕不是灾年,他们也大多困苦不安。”

  户部官员补充道:“依照户部对各州县的户名统计来看,农民的儿子依旧是农民,祖祖辈辈都在一块地上耕种,穷的人一直穷,富人一直富裕。一旦遭灾,富人哪怕只有一口人,因为有百亩地,拿的救灾粮食自然也就是百亩。同理,农民没有地,得到的灾粮也少得可怜。”

  秦衍之道:“也就是说,朕的赈灾银子都落到了那些为富不仁的租户手中了?”

  这个谁敢回答?做官的,大多有地,有地的官员也不可能自己种地,自然都是租出去。他们谁回答了,不就是等同于说自己为富不仁了吗?

  秦衍之又道:“朕的天下其实不是朕的,每一次赈灾其实不是赈了真正的灾民,而是灾民头顶的租户?他们耕种的每一块土地也不是大楚的土地,而是诸位大臣,世家,豪绅的私产?”他歪着身子半靠在龙椅上,淡淡的笑道,“原来,朕是个空头皇帝!”

  “皇上!”

  秦衍之看着跪了满殿的臣子们:“朕守着的不是朕的天下,而是你们这些臣子、世家、藩王的天下啊!”

  呼喊之声在朝安殿中此起彼伏,跪着的臣子们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火灾,一群吃白饭的灾民怎么就引得少年天子发出国不是国的感慨呢?是哪里出了错呢?灾情不是年年都有的吗?朝廷年年掏银子有错吗?赈灾,官员们的家也是家啊,被水淹被雪埋,难道他们就不能上报申请自己该得的赈灾银子吗?

  臣子、世家、藩王!大楚不就是这三类人组成的吗?

  皇上是要与天下为敌吗?

  此时,触觉敏锐的积年老臣们有种错觉,好像,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少年,在这短短的半年中有了不为人知的变化,变得……偏激、疯狂了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