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5 / 7)
坊间传说太子在刘葫芦巷养了外室,描述得有模有样,连太子何时去过,与那两个外室如何依依不舍都传了个遍。不过一个晚上,百姓说起太子便少不得要加上“虚伪”两个字。
谁不知道太子与太子妃鹣鲽情深,太子府里别说正经侧妃,就是小小的妾室都不曾有。如此不贪女色,又仁厚待人,太子早已贤名在外,不止学者,便是小老百姓都喜欢赞他一句。
可现在呢,偷偷摸摸养外室,小人行径,一对比才知太子从前不过是博名声罢了,蒙骗得众人对他赞誉有加。当初的赞誉有多高,如今的唾骂就有多凶,再加上关乎民生的科举舞弊事件,百姓失望透顶,虽不敢明目张胆地议论,可这底下的暗潮却是汹涌得很。
按说太子不是没有手段压下去风声,无奈他被关了禁闭,便是听到这等传言,想去找恒王帮着澄清也办不到。况且恒王窝囊懦弱,被恒王妃一瞪眼,连个屁都不敢放,更别说要他澄清刘葫芦巷的两个女子其实是他的人了。
太子被困,三皇子却好一波推波助澜,对太子的唾骂声竟然一浪高过一浪。
三皇子这两手牌打得极其迅猛,即便是皇帝闻讯,也不好再过多责罚太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下不断涌出来的对太子的弹劾之声。
两个儿子之间,还是需要平衡的,谁也不能越过了谁去。
虽说太子没办法找恒王解决,太子妃这个贤内助却是能够走一趟的。但这事儿得避着恒王妃,还得必须给恒王好处,且这好处一定要多到恒王甘心回去被收拾一顿。
这日一早,卫子悦差人以酒友的名义向恒王递了帖子,就约在恒王常去的醉月楼,时间定在午后。哪知左等右等,不见回音,直到正午才收到恒王府送来的信。
打开,只有短短一句话——没空,晚上请到府一叙。
霸道,粗俗。
这显然不是恒王的字。卫子悦短短一诧异,再仔细辨了辨字迹,很快抽了口气——这竟是卫子楠写的!
那岂不是……岂不是恒王连信都不能自己处置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外室的事必须解决,否则太子名声尽损,三皇子咄咄逼人,煽风点火,废太子便不是句空话了。一国储君,可以无能,却不能生民怨,为民所不容。科考的事太子已经自省,且着力查办毫不徇私,尚能挽回一二,但外室的事,他被禁足,无法现身给出个说法。
所以,这事必须恒王出面认下来。
↑返回顶部↑
谁不知道太子与太子妃鹣鲽情深,太子府里别说正经侧妃,就是小小的妾室都不曾有。如此不贪女色,又仁厚待人,太子早已贤名在外,不止学者,便是小老百姓都喜欢赞他一句。
可现在呢,偷偷摸摸养外室,小人行径,一对比才知太子从前不过是博名声罢了,蒙骗得众人对他赞誉有加。当初的赞誉有多高,如今的唾骂就有多凶,再加上关乎民生的科举舞弊事件,百姓失望透顶,虽不敢明目张胆地议论,可这底下的暗潮却是汹涌得很。
按说太子不是没有手段压下去风声,无奈他被关了禁闭,便是听到这等传言,想去找恒王帮着澄清也办不到。况且恒王窝囊懦弱,被恒王妃一瞪眼,连个屁都不敢放,更别说要他澄清刘葫芦巷的两个女子其实是他的人了。
太子被困,三皇子却好一波推波助澜,对太子的唾骂声竟然一浪高过一浪。
三皇子这两手牌打得极其迅猛,即便是皇帝闻讯,也不好再过多责罚太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下不断涌出来的对太子的弹劾之声。
两个儿子之间,还是需要平衡的,谁也不能越过了谁去。
虽说太子没办法找恒王解决,太子妃这个贤内助却是能够走一趟的。但这事儿得避着恒王妃,还得必须给恒王好处,且这好处一定要多到恒王甘心回去被收拾一顿。
这日一早,卫子悦差人以酒友的名义向恒王递了帖子,就约在恒王常去的醉月楼,时间定在午后。哪知左等右等,不见回音,直到正午才收到恒王府送来的信。
打开,只有短短一句话——没空,晚上请到府一叙。
霸道,粗俗。
这显然不是恒王的字。卫子悦短短一诧异,再仔细辨了辨字迹,很快抽了口气——这竟是卫子楠写的!
那岂不是……岂不是恒王连信都不能自己处置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外室的事必须解决,否则太子名声尽损,三皇子咄咄逼人,煽风点火,废太子便不是句空话了。一国储君,可以无能,却不能生民怨,为民所不容。科考的事太子已经自省,且着力查办毫不徇私,尚能挽回一二,但外室的事,他被禁足,无法现身给出个说法。
所以,这事必须恒王出面认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