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人一齐大笑。

  卫希夷派了长辛去见荆太子的使者,长辛是个实在人,憨厚极了,要多诚恳有多诚恳,完全不似会做戏的“机灵人”。无论荆太子的使者如何试探,都只能发现,长辛确是奉命表示感激的,也确实很感谢荆太子。

  荆太子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再开方便之门,这便是后话了。

  ————————————————————————————————

  一行人借荆太子的便利,取道荆国南下。为防荆太子设计,诱他们深入而围攻,选的道路多是开阔之地,少走山路,以免被伏击。深入荆国,又有另外一样好处,可以探听到更多的关于蛮地的讯息。

  先是,关于荆伯的消息多了起来,也说明了为何荆伯放着故土暂时不回,非要南下不可。荆地少铜山,而蛮地多铜。荆伯已占据了其中一座铜山,昼夜不停,开采着铜矿进行冶炼,许多蛮人受他武力驱策,为他做着繁重的冶炼工作。许侯与南君通过联姻,才开发得比较成熟的矿区,便宜了荆伯。

  仅以高压威胁,并不能长久,荆伯又采取了怀柔的政策,纳当地蛮人部族领袖之女,又为随行二子娶蛮女为妻,稳固了在当地的统治。荆伯又在附近另建了一座新城,因铜矿而得名,为新冶城。

  陈去新冶城,荆伯更趁着南君不知所踪的机会,亲率大军攻占了十数座城池,分派二子、大臣驻守。蛮地动乱,正是他攻城掠地的大好时机,一面占领城池,一面也要感叹南君确实有点本事,居然能将蛮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过,命不好,都便宜了他。

  人苦不知足,蛮地愈乱,荆伯能得到的愈多,便愈想多占些好处再回去。为了能够在蛮地取得更大的胜利,荆伯连去朝见申王的事情都暂且放下了,宁愿先割让与申王一些土地——能够在蛮地取得的利益更大。

  至于割让与申王的土地,离申国远,皆是飞地,荆的附近又没有大国可与荆国抗衡,待消化了蛮地的铜锡之物,再反手拿回来便是了。申王想兴兵拿回,路远长程,粮草兵马的消耗就够申王喝一壶的了。到时候谁赢谁输,还是未知之数,不是吗?

  得到的利益,令荆伯有些飘飘然,原本只想往南去,避开申王锋芒,两人并世称雄,现在他的心与胆都变得大了起来,改而想耗死申王,打败他,北上称王了。

  世间诸侯,凡有些实力的,又有几个没有这种想法呢?

  姜先沉吟道:“荆伯既能拉拢得到蛮人,便是说,蛮人内乱未止,情况还不算差。”

  女莹道:“是还不算差。荆伯在彼,是说太后她们,还未能掌控蛮地,此其一。能接受荆伯,便是有人不会记恨北人,此其二。双方对峙,我有机可趁,此其三。”

  犹豫了一下,卫希夷道:“看荆伯手段也是不差,能与他对峙这么久,未必只有太后,或许,王还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