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奈下只好上书陈情,翰林院负责编撰、修正史书,这件事顺理成章落到了翰林院的头上,可是众人互相推诿,没有人愿意跑这一趟。

  茫茫人海,寻找那家人没那么容易,这一去,如果没寻来是回京还是不回,万一圣上怪罪怎么办?难不成为了找书要在蜀地待上一两年?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差事。

  赵承进主动说愿意前往蜀地,掌院学士正愁找不到人,有了赵承进的毛遂自荐,喜上眉梢,公开赞许了赵承进几句,派他去蜀地寻书。

  赵承进还没去蜀地,首先拐道来了湖南,明明是奉旨找书,可是这个小舅舅一点也不着急,一个丫鬟上来给赵承进递茶,他看了一眼,笑道:“你们府里的丫鬟长的倒是好看,皮肤细嫩,可见风土养人。”小丫鬟不过十三四,突然听到夸赞,面上一红,羞涩的退了下去。

  这小舅舅……还真是不拘小节,赵家人性子不是如此吧。

  赵承进没比苏重秉大几岁,但是大哥似乎很尊敬这个舅舅,问道:“听说舅舅要寻书,准备何时动身?”

  赵承进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又扫了一下两个小辈,摆摆手道:“不急不急,我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先在湖南玩儿几天,找书可以往后延迟延迟。”

  湘玉可还记得呢,冯氏说他这个小舅舅天资聪颖,有这小神童的美称,一路考试一帆风顺,是赵家人的骄傲。

  可湘玉今日一见,小舅舅的性子明显和她大哥形成鲜明对比啊。

  血缘上是舅甥,可到底是情分浅,湘玉也不知道和他说什么,就在一旁安心的做背景板,竖耳朵听两个人说话。

  苏重秉明年乡试,两个人围绕着八股文聊了半个时辰,湘玉在椅子上靠着,困得打哈欠,说话声跟催眠曲似的。

  赵承进说单独给两个人带了礼物,既然是单独,那就是只悄悄给兄妹俩,毕竟明面上赵承进是苏家所有孩子的舅舅,趁着没人,赵承进掏出来两颗大大的夜明珠,递给她:“湘玉你拿着,这夜明珠是西域流传进来的,晚上看时满屋子都是亮的,你俩每人一个。”

  湘玉握着夜明珠看了看,普通的夜明珠就是一个球状,可是小舅舅给的这一颗,底部竟然能呈现宝莲灯的形状,活灵活现,有了这颗珠子,就权当手电筒用吧。

  晚间苏家给赵承进接风洗尘,主子们凑了一桌,客客气气吃了饭,席间冯氏介绍了几个孩子,赵承进年纪不大辈分大,拿出来了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苏重明见到赵承进有些激动。

  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京城赵家的小公子,年仅十六岁中了进士,才华横溢,深受圣上的赏识,更关键的,论资排辈,他可是他的小舅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