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湘玉也有兴趣,猜灯谜嘛,就是猜谜语,摊主看到小孩子要猜,挥挥手:“去去,小孩子凑什么热闹?”湘玉不服气,人小怎么了?人小还志气高呢,她指了指莲花的花灯,我要猜这个。摊主拿出题目,上面只写了一个字:武,打一字。

  武……湘玉想了想,有了答案,她抬头和摊主说:“我知道答案了。”这个题目并不难,不过因为面前是七八岁的小姑娘,摊主没放在心上,拿了个简单题目出来,可也没想到小姑娘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也不知是真是假:“你说出来我听听,和谜底的卡片对照一下。”

  湘玉说道:“斐字。”湘玉说了这个字,哪里还需要验证,武,可不就是非文吗?

  苏老爹笑着抚须道:“这个字我都没猜出来,把武字联想了太多,而忽略了字面本身的意思,有趣有趣。”

  湘玉心满意足地拿了花灯。

  冯氏扭着绣帕,含笑和苏鸿良说想要那个棱角灯,夫人这样简单的要求苏鸿良自然不会推诿,摊主拿出字谜的谜面,上面写着:“牛之头,虎之尾,猜不着,别多嘴。”

  苏鸿良看了谜面,言道有意思。少顷,苏鸿良猜到了谜底:“先”。这可不就是牛的头,虎的尾嘛!冯氏羞赧的看了苏鸿良一眼,媚态横生,七夕本就是情意绵绵、祈求花好月圆的日子,在节日的烘托下,夫妻二人间也流露着别样的情愫。

  湘雪也磨刀霍霍向灯谜,一行人换了一个摊位接着猜,湘雪猜中了两个,有一个没猜到,湘玉明白了谜底,也没告诉湘雪,不然按照湘雪敏感的性子,不但不会感激她,反而会觉得她是出风头,湘玉才懒得多管闲事呢。

  苏重秉和苏重明每人猜了一个,都是当即便说出了谜底,每个主子至少拎了一个宫灯,好在带的下人不少,每人手里提上两个,还有富余的人手。

  前面有珠钗卖,材质肯定不如首饰铺子的精致,但花样都是以牛郎织女为主,过节嘛,图个样式好看,冯氏带着苏鸿良过去选,湘雪追着重明去看杂耍。

  湘玉听见前面有人吵闹,就和湘莲挤过去看了看,原来是一对兄妹在玩掷飞镖,十个铜板买十个飞镖,最少中三个十环,才能有奖品。

  这一对兄妹掷了三十个,也没成功,妹妹生气了,拽着哥哥的袖子要前面的泥人。哥哥问摊主能不能单卖,摊主是个倔脾气,说你出什么价钱我也不单卖,出来摆摊要守规矩,你只有中了我的镖,才能拿。

  湘玉瞧着兄妹俩年纪都不大,妹妹大概四岁左右,哥哥应该和湘玉相仿、或者大上一两岁,穿的是绫罗绸缎,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身边的奴仆劝了半天,妹妹哭着就是不走。

  湘玉走上去从荷包里拿出十个铜板:“摊主我要十个飞镖。”湘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思绪恍惚回到了:“摊主我要一个煎饼果子,里面放三个鸡蛋”的青葱岁月中。

  摊主并没有给她回忆过去的机会,递过来十个飞镖,冲着湘玉说了一句:“你这个小女娃小心点扔,我开门做生意不能不卖你,你可别失了准头,再把飞镖扔到人身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