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靖国公在接到萧衍的信之后,反复思量,还是答应了他的这个请求。

  狡兔死,走狗烹,只要他领兵在外,萧呈言即便是想动靖国公府也会有所顾忌,更何况,他也想过,这次他大军在夏家百般阻挠的情况下依然打了胜仗,名面上也是敲打了夏家一下,夏家的夏旸多半会将这个场面给找回来的。

  所以他迟迟不归,对靖国公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于是靖国公就以漠北尚有小股作乱的部族尚未平复之由写了奏表传回京城,萧呈言也没多想,大笔一挥,就将这张奏折给准了。

  而在南边,大齐派了慕容家朝大梁发难,两军在齐梁的边境上多有摩擦。时不时的会打些遭遇战。大齐这些年发展的不错,意图北上扩充版图,而原本大梁与大齐在边界勘定上就没什么太大的定数,以往若是摩擦多了,双方就会坐下来谈上一谈,而如今大齐的新帝登基,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意图将与大梁接壤的一部分有争议的城池全数收回。

  慕容家世代为大齐的战将,家族之中善战人才辈出,此番慕容家挂帅,对阵的亦是靖国公府的世子与二公子,双方在边境上你拉我扯,打的好不热闹。

  这对于萧衍来说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一南一北,战事不停,朝廷为了养兵必定加大赋税,而大梁连年干旱,民怨积压已久。

  南边富庶之地多为夏家派系的官员掌控在手,夏家近年来开是整顿自己的家族,有些人见情况不妙,更加的横征暴敛,准备狠捞上一笔走人。

  当年夏家打压了西北的落家,意图将整个西北的军政大权全数抓在手里,这些年他们派了不少夏家派系出身的官员去西北掌权,却都收效甚微。

  一个个都写信回来说西北民风彪悍,悍匪成灾,实在难管。

  真的是这么难管吗?

  当年的落将军被靖国公救出来之后,秘密的送回西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沉寂了,其实暗中已经和萧衍联手。落家在西北影响深远庞大,落将军秘密的回到西北之后,联络了衷心的旧部,暗中串联,反正横竖就是不让夏家的人如意掌权,这些年下来,夏家在西北这一盘棋算是下错了。

  西北的主要官员均是夏家所委派,但是几乎每一个下去都是被权利架空了。

  每年他们都朝朝廷所要大笔的银两用于剿匪,可这匪却是越剿越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