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6 / 7)
更有那隔壁村的乡亲们,因为路远,怕耽误了看电影,带了些干粮就来了临河村。要是谁正好在临河村有亲戚,自然是在亲戚家吃饭的,还能得到一个好位置,惹得同行的人羡慕不已。不过也只是羡慕罢了,他们都知道如今的年月,谁家都没有什么多余的粮食用来招待素不相识的同乡。如果来的迟了,就只能站着看了,如果孩子们看不到,就会被家长驾到脖子上。
“放电影啦!放电影啦!”还没有天黑,心急的孩子就匆匆吃罢晚饭,不顾家人的呼唤三五成群的奔向了晒谷场。他们早就用家里的板凳什么的去晒谷场占位置了。大爷大娘大婶嫂子们笑骂不已,也不多管,怀里抱着奶娃娃,再带上刚会走路的小宝贝,跟着去了。整个村子,除了还没出月子的奶娃子还有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老人家,几乎每家都是全家出动。
农村的夜晚没有什么娱乐,难得遇到一次放电影的,恨不得人家能留下来不走,天天放给他们看才好呢。
徐定睿家自然也是。徐定睿和张敏都是生产队的小干部,虽然不一定有多少实权,但这种时候还是能得到一些靠前的位置的。不过徐长林以及张溪几个小的,根本就不用徐定睿烦神,一早就带着凳子什么去晒谷场占位置去了。张洋还兴致勃勃的跟老爷子他们夸口,说一定会给家人找到一个十分靠前的位置的。
等徐长卿跟着张敏在家收拾完,陪着张老爷子两口子去晒谷场,天还没黑呢,场院里已经稀稀拉拉坐了不少人了。黑压压的人挨着人,怎么也得有好几百号。一眼看过去,人群里有很多十分陌生的脸庞,想来就是附近的村落得到消息来凑热闹的百姓了。不管是不是临河村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笑容。直把徐长卿母女两看的眼晕,话说这么多人,他们要到哪儿去找徐长林他们呢?他们的位置在哪儿呀?
几个人正站在场院边发呆,徐长卿首先听到电影屏幕的左前方传来“小姑、小姑,我们在这儿~”
第四十章
徐长卿找了半天,这才发现自家的表哥张洋还有表姐张翩正站在硕大的白色银幕下向着他们一行人的方向直挥手。整个晒谷场怎么说也有好几百号人,大家都说着话,如果不提高嗓门,就算在身边,都不一定能听得到对方说什么。张洋几个扯着嗓子喊,再加上蹦蹦跳跳的样子,看的周围的人纷纷侧目。他们却丝毫不以为意。来临河村才短短一两天,张洋他们被压抑的天性算是释放出来了,变得跟农家的半大小子一样皮实。如果不是他们这十几年来所受到的教育的影响,骨子里还保持着读书人的矜持,根本就看不出来他们是城里来的孩子。
把张老爷子看的眉头直皱,待看到周围很多人都是这样,他就释然了。话说张洋他们的声音还算是轻的,没见到隔壁赵大婶扯着嗓子呼唤家里的熊孩子,那声音隔得老远都能听得见。
徐长卿看了看表哥表姐所在的地方,貌似离得还挺远,想要过去还必须得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当然也有一些有祖传手艺的,心思活络的,偷偷摸摸的做了些家常的小吃食拿到场院边卖,或者卖些瓜子花生什么的。在场的人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去举报这些小商小贩。要是因为这么点吃食,被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拉去□□,还真不值当呢。
现在还没出正月,孩子身上都会有点压岁钱,不多,但也够买些东西吃吃的。这种时候,任凭再小气的家长,看到自家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都说不出拒绝的话,往往会给孩子几分钱让他们去解解嘴馋。毕竟总不能让自家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别家孩子吃。大人这会儿总会要个面子,生怕被别人比下去。
这么多人,看的徐长卿有点眼晕了,她实在不习惯如此喧闹的地方,很想干脆回家算了。但无意间看到外婆兴致勃勃的脸庞,她不忍心了。难得有点娱乐活动,就算老太太眼睛看不到,但人家能听得到啊,没事来凑个热闹都是好事。她恍惚间记得爸爸徐定睿说过,要去找村里的木匠胜明叔给老太太做个轮椅,这样他们没事的时候就可以推着腿脚渐渐不大利索的老太太出去逛逛,就算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都是极好的。
张洋几个多少也看出来了徐长卿他们的无奈,只见他们回过头来跟一旁的小伙伴们说了些什么,张溪他们几个男孩子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朝徐长卿他们所在的地方走来。他们还特意留了张翩和张然姐妹两在那里看着凳子,生怕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就这么给别人抢了去。
“爷爷奶奶,小姑,长卿,你们跟着我们慢慢往里走。”张溪扶着老爷子,张洋和张流一人一边扶好了老太太,徐长林接过张敏和徐长卿手里的水壶和零食,一家人开始往他们占到的位置走去。
↑返回顶部↑
“放电影啦!放电影啦!”还没有天黑,心急的孩子就匆匆吃罢晚饭,不顾家人的呼唤三五成群的奔向了晒谷场。他们早就用家里的板凳什么的去晒谷场占位置了。大爷大娘大婶嫂子们笑骂不已,也不多管,怀里抱着奶娃娃,再带上刚会走路的小宝贝,跟着去了。整个村子,除了还没出月子的奶娃子还有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老人家,几乎每家都是全家出动。
农村的夜晚没有什么娱乐,难得遇到一次放电影的,恨不得人家能留下来不走,天天放给他们看才好呢。
徐定睿家自然也是。徐定睿和张敏都是生产队的小干部,虽然不一定有多少实权,但这种时候还是能得到一些靠前的位置的。不过徐长林以及张溪几个小的,根本就不用徐定睿烦神,一早就带着凳子什么去晒谷场占位置去了。张洋还兴致勃勃的跟老爷子他们夸口,说一定会给家人找到一个十分靠前的位置的。
等徐长卿跟着张敏在家收拾完,陪着张老爷子两口子去晒谷场,天还没黑呢,场院里已经稀稀拉拉坐了不少人了。黑压压的人挨着人,怎么也得有好几百号。一眼看过去,人群里有很多十分陌生的脸庞,想来就是附近的村落得到消息来凑热闹的百姓了。不管是不是临河村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笑容。直把徐长卿母女两看的眼晕,话说这么多人,他们要到哪儿去找徐长林他们呢?他们的位置在哪儿呀?
几个人正站在场院边发呆,徐长卿首先听到电影屏幕的左前方传来“小姑、小姑,我们在这儿~”
第四十章
徐长卿找了半天,这才发现自家的表哥张洋还有表姐张翩正站在硕大的白色银幕下向着他们一行人的方向直挥手。整个晒谷场怎么说也有好几百号人,大家都说着话,如果不提高嗓门,就算在身边,都不一定能听得到对方说什么。张洋几个扯着嗓子喊,再加上蹦蹦跳跳的样子,看的周围的人纷纷侧目。他们却丝毫不以为意。来临河村才短短一两天,张洋他们被压抑的天性算是释放出来了,变得跟农家的半大小子一样皮实。如果不是他们这十几年来所受到的教育的影响,骨子里还保持着读书人的矜持,根本就看不出来他们是城里来的孩子。
把张老爷子看的眉头直皱,待看到周围很多人都是这样,他就释然了。话说张洋他们的声音还算是轻的,没见到隔壁赵大婶扯着嗓子呼唤家里的熊孩子,那声音隔得老远都能听得见。
徐长卿看了看表哥表姐所在的地方,貌似离得还挺远,想要过去还必须得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当然也有一些有祖传手艺的,心思活络的,偷偷摸摸的做了些家常的小吃食拿到场院边卖,或者卖些瓜子花生什么的。在场的人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是乡里乡亲的,谁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去举报这些小商小贩。要是因为这么点吃食,被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拉去□□,还真不值当呢。
现在还没出正月,孩子身上都会有点压岁钱,不多,但也够买些东西吃吃的。这种时候,任凭再小气的家长,看到自家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都说不出拒绝的话,往往会给孩子几分钱让他们去解解嘴馋。毕竟总不能让自家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别家孩子吃。大人这会儿总会要个面子,生怕被别人比下去。
这么多人,看的徐长卿有点眼晕了,她实在不习惯如此喧闹的地方,很想干脆回家算了。但无意间看到外婆兴致勃勃的脸庞,她不忍心了。难得有点娱乐活动,就算老太太眼睛看不到,但人家能听得到啊,没事来凑个热闹都是好事。她恍惚间记得爸爸徐定睿说过,要去找村里的木匠胜明叔给老太太做个轮椅,这样他们没事的时候就可以推着腿脚渐渐不大利索的老太太出去逛逛,就算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都是极好的。
张洋几个多少也看出来了徐长卿他们的无奈,只见他们回过头来跟一旁的小伙伴们说了些什么,张溪他们几个男孩子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朝徐长卿他们所在的地方走来。他们还特意留了张翩和张然姐妹两在那里看着凳子,生怕好不容易得来的位置就这么给别人抢了去。
“爷爷奶奶,小姑,长卿,你们跟着我们慢慢往里走。”张溪扶着老爷子,张洋和张流一人一边扶好了老太太,徐长林接过张敏和徐长卿手里的水壶和零食,一家人开始往他们占到的位置走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