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5 / 7)
明姝知道他在打趣自己,笑了笑,推着他的背回到房里,一路上嘀咕着,“都是杜和,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你要是再矮点,让他打不着就好了。”
晏子钦道:“让他打不着?那我岂不是都没有你高,这样不好。”
刚关上房门,杜和就敲门进来了,毫不客气地坐下,拿起茶壶自斟自饮起来,道:“你们刚才是不是关起门说我坏话了?害我一直打喷嚏。”
明姝指着晏子钦的脑门,道:“你坏话还要人说吗?都写在他脸上了!”
杜和连忙抱起自己昨晚留在这里的铺盖,灰头土脸地走了,晏子钦叫住他,“怎么,今晚不怕鬼了?”
杜和笑道:“恶人都被抓起来了,‘鬼’自然没有了,我算是品出来了,这世上那有什么鬼,只有装神弄鬼的人。”
结果到了第二天早晨,准备出发返回临川之际,杜和哆哆嗦嗦地和明姝道:“这世上果然还是有鬼的,昨晚我一直听见有女人哭,隐隐约约的,你听见了吗?是不是小秋的冤魂啊?”
明姝绝不会告诉他,那是吴小娘子自知此生鸳鸯梦断后最绝望的饮泣。
☆、第30章
从吴家回来后,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晏子钦依旧是每天读书、教书,明姝又回去陪婆婆抄经念佛,唯一留下后遗症的人大概只有杜和,自从经历吴家的“闹鬼”事件,他成了道观的常客,每天符纸、朱砂不离身,背上的“一条棍”下面多了一把桃木剑,已经启动了驱鬼辟邪的最高模式。
刚回来那天,陈嬷嬷送来一封书信,是明姝在汴梁的父母寄来的,送到时她正在金溪吴家,陈嬷嬷这才代为保管。
拆信时,明姝的心很忐忑,怕里面有什么不好的消息,惴惴不安地看过后才长舒了口气,内容喜忧参半,都算是情理之中。原来晏子钦被调离舒州的事果然不简单,是晋国公丁谓在太后面前故意挑拨,泄露了风声,除此之外,那次明姝的父亲被皇帝留下问话也是因为丁谓在圣驾前搬弄是非。
抛却这些官场上的糟心事,曲家家宅安宁,父母、弟弟的身体都无恙,老两口年近半百还能无病无灾,算是天大的好事了。
傍晚,来进学的王安石背着书箱走了,晏子钦从书斋回到房里,明姝见他额头的红印子淡了不少,却依旧触目惊心。一边帮他冷敷伤处,一边道:“你盯着一道红印上课,学生有没有忍不住笑出来?”
晏子钦瞪眼道:“他敢?师道尊严,岂是受了伤就该被学生嘲笑的?”
↑返回顶部↑
晏子钦道:“让他打不着?那我岂不是都没有你高,这样不好。”
刚关上房门,杜和就敲门进来了,毫不客气地坐下,拿起茶壶自斟自饮起来,道:“你们刚才是不是关起门说我坏话了?害我一直打喷嚏。”
明姝指着晏子钦的脑门,道:“你坏话还要人说吗?都写在他脸上了!”
杜和连忙抱起自己昨晚留在这里的铺盖,灰头土脸地走了,晏子钦叫住他,“怎么,今晚不怕鬼了?”
杜和笑道:“恶人都被抓起来了,‘鬼’自然没有了,我算是品出来了,这世上那有什么鬼,只有装神弄鬼的人。”
结果到了第二天早晨,准备出发返回临川之际,杜和哆哆嗦嗦地和明姝道:“这世上果然还是有鬼的,昨晚我一直听见有女人哭,隐隐约约的,你听见了吗?是不是小秋的冤魂啊?”
明姝绝不会告诉他,那是吴小娘子自知此生鸳鸯梦断后最绝望的饮泣。
☆、第30章
从吴家回来后,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晏子钦依旧是每天读书、教书,明姝又回去陪婆婆抄经念佛,唯一留下后遗症的人大概只有杜和,自从经历吴家的“闹鬼”事件,他成了道观的常客,每天符纸、朱砂不离身,背上的“一条棍”下面多了一把桃木剑,已经启动了驱鬼辟邪的最高模式。
刚回来那天,陈嬷嬷送来一封书信,是明姝在汴梁的父母寄来的,送到时她正在金溪吴家,陈嬷嬷这才代为保管。
拆信时,明姝的心很忐忑,怕里面有什么不好的消息,惴惴不安地看过后才长舒了口气,内容喜忧参半,都算是情理之中。原来晏子钦被调离舒州的事果然不简单,是晋国公丁谓在太后面前故意挑拨,泄露了风声,除此之外,那次明姝的父亲被皇帝留下问话也是因为丁谓在圣驾前搬弄是非。
抛却这些官场上的糟心事,曲家家宅安宁,父母、弟弟的身体都无恙,老两口年近半百还能无病无灾,算是天大的好事了。
傍晚,来进学的王安石背着书箱走了,晏子钦从书斋回到房里,明姝见他额头的红印子淡了不少,却依旧触目惊心。一边帮他冷敷伤处,一边道:“你盯着一道红印上课,学生有没有忍不住笑出来?”
晏子钦瞪眼道:“他敢?师道尊严,岂是受了伤就该被学生嘲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