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晏子钦问道:“老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薛先生道:“这是……契丹人的口号——铁骑南飞,血淹中原。”

  ☆、第二十一章

  中原大地遭殃与否还是未知,晏子钦的的确确是遭殃了。

  于家和命案的传言还在舒州的街头巷尾流传,一纸诏书就从汴梁历经千山万水来到这座小城。

  晏子钦领旨后回到家里,整个人都是阴沉委顿的,明姝隔着三丈远就能感受到压抑的气氛,悻悻地放下正和春岫一起摆弄的绣线,往门外一看,轻声问:“怎么了?”

  走在回廊下的晏子钦斜眼看了她一眼,眼神很复杂,委屈、不甘、愧疚、迷茫,一下子把明姝镇住了,眼睁睁看着晏子钦鬼魂似的飘走了,这才回过神来,和春岫面面相觑。

  许安在晏子钦身后追着,劝了句:“夫人去看看官人吧。”

  明姝道:“他这是怎么了?”

  许安耷拉着眉梢,苦苦道:“朝中下旨,要把官人调去鄞县做县令呢。”

  明姝一惊,通判好歹是七品,县令却要降格为八品官了,而且鄞县就是现代的宁波附近,北宋时还只是一个苦卤的海边小城,什么调任,分明就是贬谪。虽说贬谪是大宋文官的必经之路,没经历过挫折的文人不是好文人,可晏子钦的挫折也来得太快了吧?

  许安看出明姝的讶异,解释道:“圣旨上说,短短四个月不到,舒州城里出了太多起命案,烧了城墙,监牢里死了犯人,疑凶于卿依然在逃,朝中……其实就是太后觉得官人治理无方,这才决定调为县令。”

  明姝道:“我爹爹没有说话吗?官家呢?官家不是很看重晏子钦的吗?”

  许安无奈道:“可现在掌权的是太后娘娘啊。”

  明姝定下心神一想,没错,皇帝年轻,掌权的依旧是当朝太后,就连自己的父亲都是太后一党,在晏子钦的事情上也是有心无力。细算起来,当初第一个支持太后“垂帘听政”的大臣还是晏殊,那时皇帝还是个垂髫小儿,太后摄政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可谁知皇帝渐渐长成,太后却不肯放权了,到头来还把晏殊排挤出京城,真是风水轮流转,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