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3 / 7)
自那日诸葛恪‘露出真面目’以来,接连数日都在午餐或晚餐后来找李恪聊天。一天接着一天,李恪越发感觉这个人不正常,他一直不动声色忍着,想观察看看诸葛恪到底是真有病还是装相。
方才站在门外听三人对话,李恪觉得特别落寞。忠心的手下跟着他受罪,他堂堂王爷竟如此受制于人。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今日豁出去再试探一下诸葛恪,之后赶紧跟手下商量对策。
午餐后,诸葛恪来到李恪房门外,“殿下,微臣能进去吗?”
“进来吧。”看到诸葛恪居然带‘工具’来了,李恪心脏跳得很厉害,“你拿的什么东西?”
本来已经习惯等诸葛恪到来就离开的内侍立刻停住步子,一副只要诸葛恪有异动便随时护主的样子。
诸葛恪很自然地回答:“此地用具简陋,我给殿下带来几把梳子。”说完打开手中的小木盒,目送松口气的内侍离开,诸葛恪将木盒放到榻上,“记得大师兄说皇子中属吴王头发最好,又黑又密,他小时候经常帮你梳头。大师兄那么看重你的头发,我怎么能怠慢,便是卧床也不能让吴王仪容有损。”
见诸葛恪将木盒中精致的梳子拿出来把玩,李恪盯着他修长的手指猛瞅,总觉得事情不会似表面这么简单。李恪还是很有小动物的危机意识,他转移话题道:“多谢郎君关心,我的身体一直不大好,可又放不下此地任务不想回长安,郎君有什么建议?”
不知道为什么,方才抬头见诸葛恪把玩梳子时嘴角露出诡异的笑容,李恪将原本要说的话咽回去直接抛出最为试探的话。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殿下的病有点奇特,索性又不要人命,若殿下不想离开倭国,只能留下慢慢医治了。我知道殿下担心圣上派遣的任务,您无需挂怀,租界区的事务我会处理好,若不放心可以吩咐手下每日来给你讲讲俗物。
其实呀,依我看殿下不离开倭国算对了!”诸葛恪边说着话边伸出手臂挪动李恪,原本李恪是从榻上起来倚靠着背后墙壁,被诸葛恪略向前移动,而空出的位置则被放入一个羽绒软垫。垫子是前两日诸葛恪让人给送来的,李恪很谨慎不敢用他给的东西。
在诸葛恪到倭国的时候,李恪原本准备与其交好的。由于大家戒备李世民,故此那趟的来人中无人给李恪带消息。然而听着圣旨,李恪多少能猜测到长安局势。他想着两个人名字中都带恪算是缘分吧,结果对方起初笑眯眯,后来竟开始渐渐表露出本色。
尤其什么‘恪’字,诸葛恪总说可不能让殿下继位之类的话,李恪现在回忆起来恨不得抽自己嘴巴。这要是在长安,搁诸葛恪成日这么说,没两天就会被有心人传扬成他要谋夺太子之位。
但是但是但是,瞧瞧方才诸葛恪说得什么话,他说:殿下不离开倭国算对了!
李恪强忍住激动心情,微微勾起唇角问道:“诸葛郎君可是真心话?你真的觉着我不该离开倭国?”
“嗯。”诸葛恪轻嗯一声,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指轻轻拉过李恪一缕头发,一只手来回卷绕着头发,另一只手从木盒中拿过最小的一个梳子,“殿下的头发真滑,越是好头发越要保护。梳头也得有讲究,先拿小梳子将发梢梳开。”说完,十分仔细地一下一下给李恪梳着头发,梳完一缕再换下一缕,丝毫未见不耐烦之色。
↑返回顶部↑
方才站在门外听三人对话,李恪觉得特别落寞。忠心的手下跟着他受罪,他堂堂王爷竟如此受制于人。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今日豁出去再试探一下诸葛恪,之后赶紧跟手下商量对策。
午餐后,诸葛恪来到李恪房门外,“殿下,微臣能进去吗?”
“进来吧。”看到诸葛恪居然带‘工具’来了,李恪心脏跳得很厉害,“你拿的什么东西?”
本来已经习惯等诸葛恪到来就离开的内侍立刻停住步子,一副只要诸葛恪有异动便随时护主的样子。
诸葛恪很自然地回答:“此地用具简陋,我给殿下带来几把梳子。”说完打开手中的小木盒,目送松口气的内侍离开,诸葛恪将木盒放到榻上,“记得大师兄说皇子中属吴王头发最好,又黑又密,他小时候经常帮你梳头。大师兄那么看重你的头发,我怎么能怠慢,便是卧床也不能让吴王仪容有损。”
见诸葛恪将木盒中精致的梳子拿出来把玩,李恪盯着他修长的手指猛瞅,总觉得事情不会似表面这么简单。李恪还是很有小动物的危机意识,他转移话题道:“多谢郎君关心,我的身体一直不大好,可又放不下此地任务不想回长安,郎君有什么建议?”
不知道为什么,方才抬头见诸葛恪把玩梳子时嘴角露出诡异的笑容,李恪将原本要说的话咽回去直接抛出最为试探的话。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殿下的病有点奇特,索性又不要人命,若殿下不想离开倭国,只能留下慢慢医治了。我知道殿下担心圣上派遣的任务,您无需挂怀,租界区的事务我会处理好,若不放心可以吩咐手下每日来给你讲讲俗物。
其实呀,依我看殿下不离开倭国算对了!”诸葛恪边说着话边伸出手臂挪动李恪,原本李恪是从榻上起来倚靠着背后墙壁,被诸葛恪略向前移动,而空出的位置则被放入一个羽绒软垫。垫子是前两日诸葛恪让人给送来的,李恪很谨慎不敢用他给的东西。
在诸葛恪到倭国的时候,李恪原本准备与其交好的。由于大家戒备李世民,故此那趟的来人中无人给李恪带消息。然而听着圣旨,李恪多少能猜测到长安局势。他想着两个人名字中都带恪算是缘分吧,结果对方起初笑眯眯,后来竟开始渐渐表露出本色。
尤其什么‘恪’字,诸葛恪总说可不能让殿下继位之类的话,李恪现在回忆起来恨不得抽自己嘴巴。这要是在长安,搁诸葛恪成日这么说,没两天就会被有心人传扬成他要谋夺太子之位。
但是但是但是,瞧瞧方才诸葛恪说得什么话,他说:殿下不离开倭国算对了!
李恪强忍住激动心情,微微勾起唇角问道:“诸葛郎君可是真心话?你真的觉着我不该离开倭国?”
“嗯。”诸葛恪轻嗯一声,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指轻轻拉过李恪一缕头发,一只手来回卷绕着头发,另一只手从木盒中拿过最小的一个梳子,“殿下的头发真滑,越是好头发越要保护。梳头也得有讲究,先拿小梳子将发梢梳开。”说完,十分仔细地一下一下给李恪梳着头发,梳完一缕再换下一缕,丝毫未见不耐烦之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