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将目前对发动机的研究成果记载下来秘密隐藏,王珏和孟襄联名邀请了很多大臣到南山做客。那些等待王珏行动的人眼睛一亮,王县公终于要出手了,理亏的李世民则是愈发不安起来。

  没有宴席,王珏和孟襄带领着弟子们做悲痛状,先讲讲研究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并有什么用处,再说说自己内心的担忧,最后为了避免可能给百姓带来的战争灾害,俩人当众将研究成果销毁了。这可捅了马蜂窝,不只圣上关注新研究,大臣们都等着新船研发好得到更多财富呢。

  李世民听说后气晕了,这回是真的晕过去了。

  对于王珏的插手,所有朝臣举双手双脚赞同。想让李恪死的人觉着倭国那么远,刺杀都不好动手。想让李恪继位的人也不愿意他走,走了就真没机会谋图皇位了。

  李世民觉得他的尊严受到挑衅,哪怕王珏已经说明,若隔海的国家得到新船可以轻易攻打过来才停止研发。谁都知道是针对谁,谁都为那些被销毁的发明成果惋惜,然而谁都无权指责王珏和孟襄。

  若说不忠,想想王珏自归唐以来做的一件件事情,想想墨家出世后的屡次相助,便是脸皮再厚的人都开不了口指责他们。至于说怨怼,确实怨怼,只是对象不是为了太平而放弃搞研究的两派门徒,而是不打招呼就任意妄为的圣上。

  大家再怎么斗也都有分寸,所以王珏和孟襄在南山顶的举动并未传到民间。对长安百姓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俺们不知道。然而最近大臣们愁眉苦脸,连刚新婚的百家派三个门徒也不开怀了,必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越是不知道越去猜测,等较劲中的君臣反应过来的时候,民间已经生成各种奇葩传闻。

  王珏和孟襄倒是没参与到较劲行动中,两人平日都是不上朝的主,朝堂上有什么安排自然也轮不到咱说话。我们已经用行动表态,剩下的就不参与了。虽然说研究不成很可惜,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玩别的。

  李世民原本以为有海上贸易的诱惑,以及那个叫发动机的东西不止能装在船上还能做跑得很快的车,这样路上运输速度必然加快,想来王珏不会放弃这个东西。没想到等呀等,人家居然真玩别的去了,看似还不是装模作样。

  消息时李泰带回去的,据说王县公和孟巨子这回在研究不走出家门也能跟友人聊天的东西。这个东西要做出来涉及到方方面面,两学派准备最近几年就搞这个大研究了。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坐不住了。朝堂上,李世民整日被一群老大爷哀怨看着,不要太心塞。再有,消消火气后李世民也觉得王珏的话有道理,便是他也不能保证李恪的心不会变。而倭国那个地方,按之前的商议是拿到地盘后要派不同阵营的人轮换过去任职,以此相互制衡又不许任职太久。

  再有,受了委屈的李承乾也说出自己对弟弟的想法,什么封地上的收益都给他,还让他入朝为官参与朝政,这是一般王爷都没有的待遇,便是老子对儿子也不过如此了。李总很愧疚,当然他没有失去理智迁怒李恪,主要还是某些想让李恪上位的人惹祸。

  因那些人里面有在前隋任职而后又在李唐为官的大臣,人家没有错处、自己手上又拿不到对方把柄的情况下,李世民不能对他们下手。原因很简单,之所以一直用着这些人就是为了让那些曾经因为前隋跟李唐做过对的人安心。

  若突然对一部分人下手,知道内情的还好,不知道的无辜者得以为局势安稳后李世民要秋后算账呢。介于李总的特殊体质,得有多少人误解他从而去造反。最近朝堂上大臣们都说他任意妄为,若真能如此,他绝对不是让儿子离开,而是动手除掉祸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