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珏差点没吐出一口老血,真是她的好弟子,她一点也不想看到讨好的笑容和眼巴巴的小眼神!

  连房遗爱都懵了,他觉得黄师兄似乎比以前更加无耻了。

  大家都愣住的时候,李承乾无奈说道:“方才守卫只说明发生命案的时间,你将事情仔细说一遍,咱们好合力赶紧找出人犯。”

  趁着旁人还没来,黄文赶紧开口诉说:“八天前的早上,百姓们去赶海的时候发现尸体,当时是好些人一起发现的尸体。也不是谁特意约好,百姓们一般都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去海边干活了。死者叫姜余,男,涟水县人,今年20岁,平日靠代笔写信为生。他前一天外出摆摊后并未归家,由于姜余经常在友人家留宿,遂家人并未觉得担忧,直到看见衙门的公告才过来看尸体。

  四天前再次发现一具尸体,与第一次情况相同。死者名叫李春,男,涟水县人,今年15岁,他们全家都以打捞海物为生。他前一天白日出外赶海,晚上并未归家。前天同一情况发现第三个死者,死者韩伟是长安人,35岁,男,他经常往来涟水县做海物买卖。与前两次不同,在发现第三具尸体前便是夜晚也有人在海边巡逻,然而衙役们并未发现任何动静直到早晨尸体被冲上岸。

  其中前两人是被利器杀死,经仵作鉴定死于同一利器下,而第三人却是中毒而亡。虽然同在涟水县,但是经调查姜余和李春并不相识,只是姜余是否帮另外两个死者写过信就不得而知了。至于李春和韩伟,他们一个赶海一个收海物,二人也有机会相识。然而无论是他们的家人还是友人,都未从二人口中听到过对方的名字。”

  诸葛恪确认道:“也就是说,三人所做的营生有可能让他们认识对方,但是无论哪个人的家人或友人都未听他们提起过另外两人?他们的画像都给彼此的亲友看了吗?”

  黄文沮丧说道:“看过,依然是上述答案。三个可能有联系但是应该不相识的人,几天内接连死亡。前两个死者已经确认是因同一凶器而亡,故此三个案件并不能完全分开来看。”

  这个时候,李总派来的人开始入内,黄文很警觉地闭嘴了。

  在场人李承乾地位最高,他很自然地越过主人让大家准备开席,这个话题默契地告一段落。

  黄文这个涟水县县令正经还要干两年,那些被派来运作书院的人也不会立刻就走。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再说黄文还有王珏和李承乾在背后撑腰,这些从长安一路跟来的人并不敢因是圣上家臣或大儒门徒就托大。

  一路走来大家都慢慢熟悉,便是黄文在长安时也认识其中不少人,一顿宴席下来并未有什么尴尬。由于大家都算李世民的铁杆,安排起私塾事情来都是直言不讳商讨。知道他们的来意,黄文早就选好适合开私塾和随园的地点。

  不止如此,他连施工队都组织好了,就等着大家看过地点后开工。接到黄文的示好,大家都在心中决定案件未破之前不将消息传回长安,反正他们的任务又不是来考绩。

  作者有话要说:

  第256章 压力山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