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智贤不该嫌事情多,他应该暗叹自己跑得快,李家中二兄弟也该感谢自己的先见之明。小崔离开后,李世民怎么想怎么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气愤难耐!最后,他决定把事情跟爹说说,让他瞧瞧一直偏袒的族人都做出什么好事。

  圣上去见太上皇,十次中得有八次不欢而散,另外两次还有可能是没见着人。每次见李世民过来,太上皇殿外守着的内侍都心脏直突突。自有一次他们提前通知长孙皇后发现圣上没为此发火,这些内侍便在李总每次进门后都赶紧去找皇后娘娘救命。

  尤其是这次,一共先后跑去两个内侍。第一个是按例求救,第二个是真为救命。听到殿内发出的摔物声,内侍们很怕父子俩谁再失手把对方给干掉。之后是吼声,听清其中包含‘造反’两个字,内侍们吓得嗷嗷四散跑开。擅离职守也许会有惩罚,但是听到肯定会没命。

  待长孙皇后到来,将李世民从殿内接出的时候,李总手臂正在流血。

  之后几日大臣们都很老实,关于圣上与上皇大战受伤的事情有门路的都提前听说了,没门路的也不瞎。天天搔首弄姿的人突然一只手臂不动了,肯定有问题。联想到审案那日圣上给崔智贤的纸条,以及听说李家事情后才出现的状况,便是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也大胆做出恐怖的猜测。

  至于责罚,李总让崔智贤用两个传流言者跟李家对峙,结果自然是李家全全否认,一口咬定是有人买通仆从陷害他们。这种情况下,没有确凿证据,也只能让李家人去跟王珏道歉,那两个传流言的则判刑。

  大家都以为李世民会暴怒,其实他冷静后只是继续假装发怒给人看。怒的极致是冰冷,李总这样的聪明人早就知道两个传流言者不能将李家族人怎么样,他只是做样子给大家看,也是让李家放松警惕。

  至于是否与那人联合造反,还需要只听令于他的探子以及最信任的大舅哥再去查探。关于小崔,也是李总扔出去的其中一个试探因素,不知正在士为知己者死的崔智贤知道自己并没想象中的重要,会作何反应。

  还有件事情,那日崔智贤提起是否要告诉王珏,关于突厥人手中纸条以及王贾氏的事情,李世民想想后决定跟着直觉走,暂时不说。除了直觉,主要是为了王家人好。王贾氏算哪门子王家人,听说王县公的娘最近都在为那只猪的离开伤心,要是再因为王贾氏想起大儿子一家怎么办,看咱做君主的多体贴臣下。

  关于造反,李总已经被造习惯了。现在他军队在手还得民心,真的不怕任何人,只是还心有不爽,什么运道这是!

  上层的暗动百姓们并不知晓,李家人没被判罪也不妨碍百姓们认定他们就是对王珏还有恨意。就说那日堂审后百姓们迅速将需要传播的消息扩散,现在满长安谁不知道李家什么货色,据说已经没有农户卖给他们家菜了,若不是还有自家庄子支撑着等管家去远处采买,都得活活饿死他们。

  除了这些帮王珏解气的举动,现在长安最流行的就是‘隐身’,并且有向大唐各地扩散的趋势。就说那日百姓们完成任务回家,次日就开始变着花样玩。

  起初是在家里自己人玩,之后是商家想到能做吸引客人的用途。比如说,很多店面消费多少钱,就提供免费画图服务。这其中生意最红火的就是死去突厥人的那家客栈,解封后掌柜的以为不日将倒闭,结果没想到次日王县公就带着弟子们来用餐,并且接连来。

  百姓们一想也知道王珏的意图,感叹她心善之余也觉得掌柜够可怜。听说已经给客栈摆了个好风水,百姓们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去,渐渐开始似往常一样来店内消费。见生意似乎比往常红火,掌柜乐得笑不拢嘴。

  王珏带弟子来长安用餐那几日,瞧着百姓们弄出的隐身花样很是开怀。怕马儿被孩子们拉马尾?好说,我们提供围墙麻布,可以将马儿挡住,用一次租金只要一个铜板。想找李家麻烦?没问题,我们有马路麻布,不用租金,只要给我们免费热闹看就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