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说有汉一朝,高祖继位时吕后需写信讨好匈奴人,至文武之治后武帝屡次对匈奴出战。然而,他们就像野草一样生命力顽强。只要不斩尽杀绝,他们休养生息后便会再次出手。

  汉末战乱致使人口急速减少,那时外族便已开始借关内大乱频繁骚扰。到魏时政局不稳,给他们逮到机会便是五胡乱华。我们对他们足够仁慈,然而他们进关后以汉人为屠戮对象实施种族灭绝,以汉人为牲畜喜食‘两脚羊’。

  今日我们强,便可维持一二十年的太平,若他日子孙不成器呢?我们的后代要再次成为别人的口中餐吗?”李承乾紧握双拳,红着眼眶死死地看着首位上的李世民。

  大殿内无人再说话,细听下除了李承乾将拳头握得咯咯响,还有众多握拳声与喘息声。王珏悄悄擦了擦眼泪,犹记得李承乾初拜师时的稚嫩,如今那挡在她面前的少年郎已经长大了。

  没人说李承乾危言耸听,若他只是做出一种假设,保不准有老学究跳出来说他将人性设想的太恶。然而,五胡乱华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事情,且时间离如今并不远,甚至有人家就在那时惨死过亲人,他们听得此言怎能不动容。

  似李世民这种干掉兄弟软禁亲爹的人,听到别人会用残忍手段来害他,并且还是有例可寻的残忍手段,人性中的凶残一面立刻被引导出来。大部分官员与他想法相同,从来都是老子去害人,哪有被人加害的道理!

  通常,也只有魏征敢打破这样的平静了。他算是比较冷静的人,故此又将思路调回王珏说完话后的疑惑模式,“外族手段残忍,若以收为己民的方式来削弱他们,要如何保证外族百姓心归大唐呢?”

  等得就是这样的问题,王珏非但没嫌魏征反驳自己,反而给了他一个友好的笑容。

  “外族百姓多受部落首领与高层压迫,再有边关气候的恶劣和近年天灾,他们的生活与大唐百姓相比乃是天地之别。若给他们土地与大唐户籍,准其享有跟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他们的孩子日后亦可参加科考或从军,想来少有人会不愿意。

  虽旱灾已过,大唐境内亦有食不果腹者。将这些人与外族百姓混合杂居,教与外族汉语的同时再让那些百姓与他们通婚。每个村落设立严厉的监察制度,有想挑事者斩立决。如此这般,几代后他们哪还会记得自己是突厥人?

  只是,若如此做,少不得要做好经常镇压的准备。颉利的百姓可以成为我们的战利品,至于那些其它部落,这次不宜有大动作。对付他们我亦有妙招,咱们可以在草原上设立都护府驻兵,先将他们的行动置于眼下。

  突厥人之所以凶悍,全因边关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若将那些牧马放羊的人变成手工作坊的小工,想来不用两三代他们就会变得与关内人无异。我有方法可以使草原上特产的物品高价卖到海外,到时他们做工来跟大唐换盐糖等物资,也少了长久的资源之争。

  等出海的船只回来,看过他们带回的东西与对海外的描述后,便能知道我所言非虚。如此,既稳住突厥,一步步弱化他们,又能以廉价的本钱购入他们的东西到海外换金子,岂不是一个有效的循环之法?”

  随着王珏话音落,大殿内再一次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分析她话内的可信性。主要在于她要怎么变废为宝,海外是否真的对她所制物品有需求,能否像她说的做到用废换宝。

  若真能做到如此,那偶尔发生的小范围暴动又算得了什么,这完全是不用武力而是以计谋瓦解敌人的有效办法。再联想到王珏从归唐后的一系列神奇表现,与她平日从不无的放矢的为人处事方法,少有人对她说的变废为宝再存有疑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