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第一批挖矿的胡人,就可以考虑用如今表面上和西晋关系很不错的拓跋鲜卑。这也就是对朝臣的交待,为什么要给拓跋猗卢封王,我们需要他的劳动力,和对此事的守口如瓶。

  代王也只是更多的象征一个荣誉,不会有历史上那么多实实在在的食邑、兵力的好处。

  第166章 古代一百六十五点都不友好:

  毫无疑问的,代王之事在朝堂上掀起新一轮血雨腥风的掐架。

  这次掐架,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它的骨骼清奇,它与以往任何一次的朝堂掐架都不同,好比获利大概并不那么想获利。

  好好的在太学里上学的拓跋六脩,也被请到了朝堂上围观诸位大人各抒己见。

  这些生来就把傲慢写进了骨子里,又历经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清(辩)谈(论)的朝臣们,嘴上总是不太留情面,损人损的厉害又挑不出他的错来。

  作为当事人的拓跋六脩,因着和卫家三郎那段人尽皆知的“友谊”,都快被说成居心叵测、拖家带口吃软饭的小白脸了。对此他还不能生气,不能怼回去,只能挂着“好生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的面瘫脸,背下“教唆卫玠”这个锅。

  大世家们私下里纷纷表示,为了那批目前还算是不可说的矿藏,他们确实是需要廉价又好用的劳动力来帮他们挖矿,这些道理他们都懂,但是凭什么一定要选拓跋鲜卑呢?

  就因为卫玠和拓跋六脩关系好?

  是,卫玠人不错,要颜值有颜值,要文才有文才,对朋友也仗义,看人的眼光很好,又十分值得信赖。

  但卫玠也有可能被骗啊!

  在卫玠推荐拓跋鲜卑这件事情里,卫玠是没有什么的错的,错的肯定是那起子借着卫玠心善就想利用他的小人!

  “小人”拓跋六脩:……

  抱着这种想法审视拓跋六脩的不再少数。不说王济、王衍、乐广这些极力推崇卫玠的上一代,只说现在满朝上下的那些小年轻,就很少有不是卫玠脑残粉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