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跟着乐广、卫瓘等朝中重臣学习政治,那是普通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对卫玠未来的仕途肯定大有裨益。

  “跟着乐令什么时候都可以。我的意思是,你愿不愿意先来国子学再学一段时间。”裴頠说出了他的第一个目的。

  “国子学?”

  裴頠点了点头;“虽然你不算是正式的学生,但我可以保证,只要你的结业成绩达到了要求,国子学也会承认你的成绩。我不想诓你,我之所以对你提出这个条件,是因为国子学需要你如今的名气;但我也希望你能仔细考虑一下,你如果得到国子学的结业肯定,这会对你未来的仕途提供更多的帮助。”

  朝廷说到底还是世家与皇帝的朝廷,卫玠将来想在世家圈混的开,求学时期结下的师兄师弟以及同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人脉关系。

  “我会好好考虑的。”卫玠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国子学有私心,却也不是只占便宜一毛不拔,顶多想要和卫玠互惠互利。这当然是可以考虑的。说实话,去国子学镀个金,对于卫玠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履历,他说不定还能间接一下国子学的同窗的想法。

  “第二件事还是关于国子学的,”裴頠对卫玠发来了真挚的职位邀请,“你仕途的第一步,可愿从这里开始?”

  第140章 古代一百四十点都不友好:

  卫玠一愣,心想着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毕业留校offer了吧?如果他答应去国子学再学两年的话,那就是传说中的留校了!

  从古到今,中国的学生毕业后,要面临的人生选择都差不多,要么深造(包括出国);要么公务员;要么留校。古代只比现代少了一个“自己创业or应聘企业”的选项,但也多了一个先成家的早婚选择,咳。

  如果这份留校邀请,是卫玠在现代时收到的,他一定会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下来,甚至恨不能当场就和学校签合同,免得学校跑了。

  可惜,这不是卫玠在现代时收到的。

  卫玠只能对裴頠遗憾的说:“我会回去和家父、阿翁商量一下。”

  事事要以家族为先,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因为家族其他成员也会在需要的时候,为你牺牲。没有绝对的公平,却也不算是过度的盘剥。就像是卫玠的大伯卫密,当卫家需要分开他和卫恒,免得兄弟倪墙的时候,大伯会二话不说的收拾行囊去外地做官;而当大伯回来,卫恒也会选择心无间隙的重新接纳他的兄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