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步卫老爷子走的还算稳健,用雷霆手腕,树立了晋惠帝没那么好糊弄的严肃威信;用赵王、楚王这两个典型,杀鸡给猴看的似的,火速收拾了每次换皇帝时总会冒出来的那么几个有反心的人;最后,就是把骑墙派从朝堂上肃清,这些人并不都是罪该万死的,但冷漠的观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原罪,他们不会死,但他们及他们家族的人,短时间内是别想再重新出现在早朝时文臣武将的行列里了。

  赵王等人的审判速度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快的峰值,不等秋后,就要斩首示众,并且圣上下了一道让整个司马家的王爷们都为之一惊的政策,贬赵王一脉罪不至死的子孙后代为庶人,剥夺皇姓,流放海外,永不回朝。

  司马家和别的皇朝有一条不太一样的规矩,就是哪怕有人造反,也很少会罪及子孙。不管关系远近,都是一样的。

  好比历史上楚王被杀后,楚王世子依旧继承了王位,只不过不是楚王了而已,但也是王爷。

  赵王造反,他的嫡子参与了,会和赵王一起行刑,庶子却没有参与。当时他还在京中做着自己封王,只不过是换个封地的美梦。结果晴天霹雳,一道巨雷,炸醒了所有还觉得只要自己假装不参与,只鼓动别人动手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皇族,晋惠帝和晋武帝真的不一样。

  对皇族的限制法令从这一天正是开始,写下了晋朝皇族的第一条规矩。

  与此相对的,在这次事件里坚定不移的站在晋惠帝这边的淮南王得到了加封,换到了比淮南好很多的清河,成为了新一任的清河王。

  至于前任清河王,他没死,只是被圈了,贬为庶人的圈进,待遇和之前的楚王差了不少一点半点。

  汝南王当了一次坏人,上书要求贬清河王的全部家眷。

  清河王妃连进宫哭诉都不敢,吓的惶惶不可最后,生怕皇帝不仅要贬她为庶人,还要流放。大概庶人她不怕,她娘家是世家,大不了她带着儿子改姓回娘家过日子,但是她很害怕去还未知的海外。

  最终,在清河王妃家族的求情下,清河王妃保住了自己王妃的头衔,只不过不允许再被继承,只要她活着一日,她和丈夫、孩子就依旧可以住在王府里,但也就只是如此了,该改姓的还是要改姓,王府也不能在称之为王府。旧清河王一家与皇族再无任何关系。

  这样一贬一捧,彻底打消了不少王爷的侥幸心理,不敢再随便冒头,开始安安心心的在封地当个土皇帝,年年努力缴税,生怕怠慢京中一点。对于某些人来说,把他们贬为庶人,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

  有野心的王爷也不好拿这种事情说晋惠帝刻薄寡恩,他毕竟留了他兄弟一命,清河王参与的可是谋反,哪怕清河王坚称对此事一无所知,是被赵王骗了。

  赵王死的那日,不少人都去看了刽子手行刑,但赵王、孙秀等人都没有说半句话。不是他们不想喊什么“我愿啊,司马衷你残暴不仁,我要诅咒你”之类的话,而是在进行斩首的前一晚,吃过断头饭之后,赵王等人就被提前割去了舌头,免得他们第二日胡言乱语。

  随着赵王的付诛,朝堂也被清理的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