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祭地就是宜社,也就是祭拜土地神。大军出征,最重要的就是路途通顺了。如果说祭天是在告诉老天爷这个老大自己准备干什么,那么祭地就是贿赂土地神这个地头蛇了,希望他不要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祭军神就不用说了,看字面意思就可以,想要办好事,就要交保护费嘛。【喂咳,总之,一圈贿赂下来,呸,一圈祭祀下来,就轮到众将士列阵在前了,宰杀了祭祀用的三牲三畜后,要绕着阵队走一圈,并高呼“不命者,斩”。意思就是说,在战场上,不服从命令者,杀无赦。

  在越来越激昂的祭祀军曲下,领头人每喊一句,挺直了腰板的士兵,也要气势如虹的跟着喊一句“杀”。

  杀!杀!杀!

  要不是晋惠帝演技好,围观这一幕的他当场就要变脸,从小生活在相对来说歌舞升平的宫里的他,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就像是一柄刚刚开刃的魔剑,不见血不会停!

  卫玠悄悄支撑着晋惠帝,小声告诉他:“不要怕,这是你的军队啊,他们会保护你,保护大晋子民,会为天下所向披靡!”

  这还不算完,这场仪式真的是不见血不算完的。

  由统帅王济来完成“衅”的最后一步,这个仪式在春秋战国的文学作品《左传》里也有提及,将选出来的军旗、军鼓以及金戈一点点淋上鲜血,“建旗帜,鸣金鼓,正行列,擎节钺”(引自明朝史料)。

  越来越密集的鼓声,直破云霄,以及披挂了甲胄的士兵,依据周礼不需要对高位者跪拜,只需要拱手而拜,完成最后的“介者不拜”。

  然后,就是大将军王济站在能放大声音的特殊回音石上,对众将士做最后的誓师动员。狂风当歌,旌旗蔽空,鲜红的披风荡起肃杀的纹路。

  王济翻身上马,大军开拔。

  在骑上马的那一刻,王济不可避免的回想起了少时,手足无措的看着自家兄长踏马出征的那一幕,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是围观者,他的兄长是参与者,他面对历史的洪流是那么的软弱无力,他阻止不了任何人,也帮不了任何人。

  王济那个时候甚至很不能理解自家兄长上战场的选择,一如他理解不了阿爹王浑为什么常年征战在外,对他这个嫡子的关心还不如家里的下仆多。

  王济想起卫玠曾戏称这种情况叫家长出外打工后的留守儿童,比较高端的留守儿童。

  没有人会喜欢当这种留守儿童的,因为如果家长只是出外打工,那么他们早晚有一天害会回来,可是上了战场,就未必能够安然无恙的回来了。王济看着阿娘每一日都活在担忧中,可是他却无力缓解,那让他十分暴躁,暴躁于自己的无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