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王府的下人将二人引到了偏厅,丫环奉了茶上来,便听得脚步声从外面传了过来,进来的是一位胡子花白的官员,目光匆匆往姜无印面上一扫:“姜……”什么来着?

  姜无印起身行礼:“潘大人,草民久仰周王之名,今日特意备了百年老参,以及几样补身子的珍品,还望潘大人能收下。”他转头朝着身后的年轻男子吩咐:“阿树,将我备下的东西送过去。”

  阿树提着礼盒的手紧了又松,低低应承了一句:“是!”一步步上前。

  坐在主位的潘良缓缓起身,目光紧紧盯在他身上,直到他走近了,才颤抖着声音道:“阿……阿树……”

  阿树猛的扭头,去瞧姜无印,见到他面上笃定的神色,只觉得脑子里轰然作响。

  自从姜无印决定前去周王府探探路,阿树就出言阻止了好几次:“……听说周王不近人情,待人很是冷淡,不似安王好打交道。要不还是算了吧?”

  姜无印那时候怎么说来着:“这世上就没有敲不开的门,只看我手里握着什么样的筹码。”

  那时候阿树不明白,姜无印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攀附皇子,每次都能棋错一着,可是他却一点也不惊慌,似乎每一次都有东山再起的决心。

  现在他明白了,姜无印这次之所以这么笃定,就是因为他才是姜无印握在手中的筹码。

  ************

  如今在朝中,风头最劲的乃是周王。

  苗胜之事牵连出了梅阁老与安王,这些骑墙派眼看着安王也没有了继位的希望,只能考虑与周王府拉关系。

  周王虽然身子骨弱了些,可他乃是元后嫡子,又是皇长子,最是名正言顺了。

  朝中不少官员见势,已经向魏帝请旨,立周王为太子。魏帝将奏折留中不发,也不知道是什么态度,下面臣子尚在揣测。

  周王之下,去了安王便只有梅妃生的五皇子崔阳十来岁的年纪,就算他天资聪颖,但外戚姓梅,那也是不成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