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海东清了清嗓子,“你看,我琢磨建筑这行当,砖工、泥瓦工、钢筋工,其实把建筑过程细分下,每项活儿也不是特别难,稍加培训就能上岗的事,为什么不把钱给自己人赚?”

  乡下务农的,一年在土地里刨食,交了公粮也不剩下多少。

  宝镜听懂她爸的意思了,这是想帮帮乡亲父老?

  这在后世极为常见,一整个村一整个村的人结伴外出打工,运气好遇到好老板辛苦几年回老家就能建新房,运气不好连血汗钱都领不到,后世有个很贴切的称谓:农民工。

  宝镜没有丝毫瞧不起民工的意思,要不是有华夏人口基数很大的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城市化进程也不可能那么快。城里人不愿意干得脏活累活他们都干,大部分民工都很朴实,用双手赚钱养家,值得人尊重。

  不过,在徐家村招人?

  宝镜有些迟疑,“爸爸,再过两三年,海南叔可要出狱了。”

  好不容易和徐家极品们划清界限,要是再把徐家村的人弄进公司,简直是安装了无数定时炸弹。同姓同宗的村民都有活干,等徐海南坐牢出来处处碰壁,她爸能赢得下心肠不理徐海南两姐弟,那周围的人的评价呢,她爸真能丝毫不在意?

  宝镜觉得爸爸心太软。

  徐海东却也没有被女儿的反问难住,他想了想。

  “就是组建一支建筑队,可以从徐家村招人,也可以招其他村子的。我们不出面,谁知道公司的老板是谁?”

  车间里,有个组长就可以管理低下的人,徐海东琢磨着,提几个工头,就能办好这件事。

  宝镜真正吃惊起来,她隐隐觉得自己从前的想法错了。

  她爸爸徐海东或许不是不适合经商。

  他就像一块海绵,能迅速吸收新鲜的知识,借以不断提升自己。从前在单位,能从普通的车间工,学会看图纸,设计图纸,就是一个明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