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4 / 7)
皇帝一路南下,所经之地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知道德庆帝不在京中,稍一分辨就能知道做出赈灾决定的是留守京中的太子,那么结果便是百姓感激、拥戴太子。身为皇帝,且是尚在壮年的皇帝,若继承人无能,他不会满意,可继承人的声望建立起来,甚至有与他并驾齐驱之势,自然更不乐意。
太子不能离京,深入灾区主持赈灾的是大皇子,他在奏折上写道:“百姓对太子交口称赞,感恩戴德,更有不少热心之人,打算筹集银钱为太子塑造金身,香火供奉,以求得保永世平安。”
德庆帝看到一半就忍不住把奏折扔出去。
塑造金身,接受供奉,成为活菩萨一般的人物,那他这个还活着的皇帝又被放在何处?
市舶司衙门惨案的消息便在此时送达。
德庆帝逮到一件可以光明正大发脾气的事情,偏偏却没有可以发泄的对象。
市舶司的人能死的都死了,只有汪家留下一个七岁大的小孩子,他总不能怪那个奶娃娃昨晚不回家,没和爹娘死在一处!
按察使递来的奏章里又说,凶手先在水井里下毒,于是体质较弱的女子们,以及文质彬彬的师爷们,大多直接毒发身亡,身上并无伤痕。而身有武功的衙役都是毒发后又被利剑刺穿身体,失血过多以至死亡。至于汪思齐,尸身连头颅都不见。
因此推断,谋杀起因属于寻仇。
但并不曾听闻市舶司曾与人结仇。
只能猜测,大概是市舶司成立后,对沿海贸易收税,引起海盗不满,滋事示威。
清缴海盗,属于提刑按察司职责。至于税收相关,又属于市舶司上级的承宣布政司职责。
因而请求将案件转介。
德庆帝又一次摔了奏折。
都、布、按三司是一省内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分管军事、民生、刑名。谁知发生大案,按察使的第一个反应竟然不是分工合作,而是推诿责任。
↑返回顶部↑
太子不能离京,深入灾区主持赈灾的是大皇子,他在奏折上写道:“百姓对太子交口称赞,感恩戴德,更有不少热心之人,打算筹集银钱为太子塑造金身,香火供奉,以求得保永世平安。”
德庆帝看到一半就忍不住把奏折扔出去。
塑造金身,接受供奉,成为活菩萨一般的人物,那他这个还活着的皇帝又被放在何处?
市舶司衙门惨案的消息便在此时送达。
德庆帝逮到一件可以光明正大发脾气的事情,偏偏却没有可以发泄的对象。
市舶司的人能死的都死了,只有汪家留下一个七岁大的小孩子,他总不能怪那个奶娃娃昨晚不回家,没和爹娘死在一处!
按察使递来的奏章里又说,凶手先在水井里下毒,于是体质较弱的女子们,以及文质彬彬的师爷们,大多直接毒发身亡,身上并无伤痕。而身有武功的衙役都是毒发后又被利剑刺穿身体,失血过多以至死亡。至于汪思齐,尸身连头颅都不见。
因此推断,谋杀起因属于寻仇。
但并不曾听闻市舶司曾与人结仇。
只能猜测,大概是市舶司成立后,对沿海贸易收税,引起海盗不满,滋事示威。
清缴海盗,属于提刑按察司职责。至于税收相关,又属于市舶司上级的承宣布政司职责。
因而请求将案件转介。
德庆帝又一次摔了奏折。
都、布、按三司是一省内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分管军事、民生、刑名。谁知发生大案,按察使的第一个反应竟然不是分工合作,而是推诿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