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说着,宇文倩与胡严来了,听得这话,宇文倩立刻道:“再是闲人,也不能这样蜡烛两头烧,不然父王与王妃还没好起来,二弟倒先垮了,所以二弟且先回去歇着罢,今晚上就由我和你姐夫,一个在外,一个在里给父王侍疾了。”

  宇文信心里本就对自己的大哥大姐没多少感情,经过了之前的事,那本就几乎没有的感情,更是全部转化为了恨意,这会儿见宇文修与宇文倩两个人对战他一人,他们各自的伴侣还在一旁无声的支持他们,拳头攥得死紧,能分明的感觉到指甲都嵌进肉里了,方堪堪忍住了满腔的愤怒与怨恨,道:“既然如此,我就先去照顾母妃了,父王这边,今晚上就辛苦大姐与大姐夫了,我明儿再过来换大姐和大姐夫。”

  团团给四人行了礼,退了出去,出去之前,很隐晦的看了崔公公一眼,待崔公公不着痕迹的点了一下头后,方大步出去了。

  ——这些日子,宇文信私下并没有少做功课,想着若能将崔公公也拉到他们母子的船上去,他们不就可以事半功倍,成事的把握更大了?于是一番顺藤摸瓜之下,竟让他查到,崔公公有个侄儿去年从家乡进京投奔了他来。

  崔公公八九岁上时便净身进了宫,与他一道进宫的,还有他一对双生弟弟,兄弟四个只留了老大在家,一来将来父母年纪大了,越发糊不了口时,能有个人养着他们,二来也好为崔家传宗接代,不至于让自家断了香火。

  兄弟三个在宫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两个弟弟都不明不白的死了,崔公公咬紧牙关,拼着一口自己一定不能落得两个弟弟一般的下场,一定要出人头地,然后为他们报仇雪恨的气,什么气都受过,什么苦都吃过,才终于于机缘巧合之下,到了睿郡王身边服侍,又爬了多年,才成了如今睿郡王跟前儿最得用的大太监。

  对父母曾有过的恨和怨,便都因自己如今锦衣玉食,呼奴唤婢而慢慢的消退了,等上了年纪后,就更是记挂亲人们,想一家团聚,想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自己死后能落叶归根了。

  于是崔公公打发人千里迢迢回了家乡去寻亲,这才知道,父母早已不在了,连大哥大嫂都不在了,全家只剩一个侄儿,还生来残疾,连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娶妻生子,为崔家传宗接代了。

  崔公公一面感叹着这也许是老天爷降给父母的报应,好好的儿子,就算实在养不活了,把他们送人,或是丢弃了,哪怕就是卖了也成啊,何必非要断了他们的子孙根,送他们进宫呢?如今老天爷可不就如他们所愿,让崔家断了香火?

  一面到底还是不忍心,也不甘心自家断了香火,全家都死绝后,四时八节的便再没人供奉香火了,遂安排人回乡将那个侄儿接了来,然后又是买宅子又是帮着侄儿娶妻纳妾的,到底于三个月前,那个侄儿的一个妾怀上了身孕。

  崔公公自是大喜过望,一得了闲便出入王府的频次也比之前高了不少,自然就落到了宇文信的眼里,他本来就正找机会甭管是威逼还是利诱,总要弄得崔公公为他们母子所用,如今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了,岂能放弃?

  于是等崔公公再一次去侄儿家里时,就被侄媳妇告知,侄儿带着那个怀孕的妾,让崔公公安排的人接去王府长见识了,侄媳妇见到崔公公,还一脸的不解:“二叔怎么没将夫君和妹妹一并带回来,是打算再留他们住几日吗?”

  崔公公立时知道事情糟糕了,转身就往王府跑,以他的精明,几乎立时就猜到事情与睿郡王妃和宇文信有关了。

  果然他才在半途上,就让宇文信的人截住了,然后请到一座隐蔽的宅子里,足足过了两个时辰才出来,至于这两个时辰里发生了什么事,不言而喻。

  所以宇文信方才才会从善如流的听了宇文修和宇文倩的话,说离开就离开了,就是因为他知道还有崔公公在,事情还脱不了他的掌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