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一个现象很奇妙。同样的一件事情,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如果百姓们先对赵璨娶妻这件事产生期待,却迟迟得不到来自皇室的应对,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开始对赵璨产生期待和愤怒,认为对方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假如那个时候他们再探查出所谓的真相,知道赵璨跟平安之间的关系,更会将心中的不满上升成愤怒,认为皇室藏污纳垢,而赵璨则一直在欺骗他们——虽然从始至终,赵璨都没有对他们做出过任何的承诺。

  然而人在愤怒之中的时候,理智是会直线下降的,到时候只要经过合理的引导,完全可以让这些百姓的不满直接爆发出来。

  古往今来那么多个朝代之中,虽然地方民众时有暴动,但是发生在京城,还是绝无仅有的。一旦到了那个地步,赵璨不下罪己诏这件事是不能结束的。而一旦他这么做,等于是将自己帝王尊严放在地上踩,以后再想要自如的掌控朝堂,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因为就算是现在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到时候也会对他的威信进行质疑。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跳过这个期待的过程,直接让他们开始探究背后隐藏的秘密,就算赵璨跟平安的关系曝光,那也只不过是赵璨的一桩风流韵事罢了。

  没准还有人会因为对赵璨的仰慕,而将这份本不容于世的感情推到更高的层面,认为身为帝王,赵璨的行事就是让所有人都猜不到,而且魄力十足,令人羡慕向往。

  对于这些百姓而言,只要引导得当,让他们认为在政事上说一不二的赵璨在感情上也有所坚持也是理所应当,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

  纵然不支持,但也不会明白的反对,至少不会闹到群情激愤要赵璨给出个交代的程度。

  毕竟民间对于皇室的感情八卦和传闻,总是更加热衷,并且总有那么一群人,天然就认为皇室中人跟普通人截然不同。既然不同,那么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适当引导的条件下,否则这件事最多会被认为是赵璨年轻荒唐,一时糊涂。

  而平安,他可以自信的说一句,在这个时代,他才是舆论引导这一门学问的祖宗。在他兴办起报纸之前,这些古代人虽然知道人言可畏,甚至有时候也会利用舆论来做事,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论且系统的去做这件事。

  除了打乱对方的顺序,将舆论引导的关键掌控在自己手里之外,平安还针对这件事,做了别的安排。

  从几年前,意识到迟早都会有这么一天的时候开始,平安就已经在为这件事做准备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