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3 / 7)
消息传到京城里,自然又引起了许多议论。
不少人都听说过“桑基鱼塘”的大名,京城百姓还羡慕过江南,那边水网稠密,桑树也长得最好,这种经营模式才能成功,放在别处是不可行的。
但是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这种做法的隐患那么大。
至于朝堂上,这件事反而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并不是说官员们对此漠不关心,他们只是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态度来。到了这个时候,人人都知道,许悠的仕途恐怕是走到头了。
而且临到头来,不禁没有能够风光致仕,恐怕还会晚节不保,将自己的名声都弄坏了。
要知道,许悠的家乡就在江南,他将来归老之后,也还是要回到家乡去养老的!要是这会儿就将他在江南的名声弄坏了,可想而知将来他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境况。
许悠过去不说是权倾朝野,但也屹立朝堂数十年不倒,令人称道。谁能想到竟然也有这么一天?朝臣们提起来这件事,又是幸灾乐祸又是唏嘘感慨,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在这种微妙的心态之下,他们自然不会对这件事情表示自己的态度。
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的审问过程中也有发现。不少官员都不断的喊冤,说自己根本没有贪墨过常平仓的粮食,因为常平仓里根本就没有粮食!
之前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在狡辩,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真的只是说了实话。
而这件事,谁来负责?
天乾宫,本初殿。赵璨和平安正在看江南那边送上来的奏报。
“你师父煽动人心的本事不小。”赵璨做出评价。
平安道,“这叫什么话?江南也不是人人都是笨蛋,如果不是那些世家早早看清楚了你的心思,予以配合,这件事哪能这样容易?”
是的,所以百姓静坐,的确是徐文美和几个世家的组织出来的结果。
↑返回顶部↑
不少人都听说过“桑基鱼塘”的大名,京城百姓还羡慕过江南,那边水网稠密,桑树也长得最好,这种经营模式才能成功,放在别处是不可行的。
但是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这种做法的隐患那么大。
至于朝堂上,这件事反而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并不是说官员们对此漠不关心,他们只是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态度来。到了这个时候,人人都知道,许悠的仕途恐怕是走到头了。
而且临到头来,不禁没有能够风光致仕,恐怕还会晚节不保,将自己的名声都弄坏了。
要知道,许悠的家乡就在江南,他将来归老之后,也还是要回到家乡去养老的!要是这会儿就将他在江南的名声弄坏了,可想而知将来他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境况。
许悠过去不说是权倾朝野,但也屹立朝堂数十年不倒,令人称道。谁能想到竟然也有这么一天?朝臣们提起来这件事,又是幸灾乐祸又是唏嘘感慨,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在这种微妙的心态之下,他们自然不会对这件事情表示自己的态度。
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的审问过程中也有发现。不少官员都不断的喊冤,说自己根本没有贪墨过常平仓的粮食,因为常平仓里根本就没有粮食!
之前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在狡辩,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真的只是说了实话。
而这件事,谁来负责?
天乾宫,本初殿。赵璨和平安正在看江南那边送上来的奏报。
“你师父煽动人心的本事不小。”赵璨做出评价。
平安道,“这叫什么话?江南也不是人人都是笨蛋,如果不是那些世家早早看清楚了你的心思,予以配合,这件事哪能这样容易?”
是的,所以百姓静坐,的确是徐文美和几个世家的组织出来的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