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4 / 7)
一开始田英有些担心,还派人过来问了几次,后来就不来了。
大概是有求于人,齐王对平安是很大方的。平安在齐王府住的是最大的一个客院,风景优美,装饰富丽堂皇,高床软枕,绫罗绸缎,如果不是平安身份特殊,相信软玉温香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方这么热情,平安自然也乐得享受。反正着急的是齐王而不是他。
就在平安住在齐王府,看上去简直有些乐不思蜀的时候,齐王府这边,也成功的打入内部,拿到了水泥配方。
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配方居然会那么简单。而那么简单的配方,居然也没有别人出手?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因为水泥这东西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对于化学基本上一直处于萌芽期,发展最迅速的地方在炼丹房的古代人来说,这种自己解释不了的东西自然不可能简单的就做出来。于是没人想过,水泥的配方居然真的就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皇室的震慑也是很有用的。
本来江南富商云集,多少也会有一两家有这种心思的,毕竟资本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天然就会被打动,并为此铤而走险。即便是皇帝的生意又怎么样?君不见古时候吕不韦连皇帝都敢当成一门生意来做!
不过商人虽然逐利,但也最识时务。一旦知道事不可为便会立刻放弃。
所以在江南的时候,因为平安跟温家交好,成为温家的座上客,最后又跟温家合作了黄金钟的生意,其他人要动手,就得掂量掂量了。后来平安发现了这种苗头之后,索性让温家帮忙牵头,提供了做羽绒服羽绒被的生意,让大家都掺一脚。
这时候的大楚已经有棉花了。虽然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流传进来的。但是江南第一代的确是有人种植。可惜的是因为棉花的质量问题,做出来的东西差强人意。所以对于富贵人家来说,还是绫罗锦缎更合心意。
只是料子再好,他也不保暖啊!所以之后棉花的另一种用法被发现,棉衣应运而生。只是这种衣服很笨重不说,洗一次要费许多功夫才能弄干,而且里面的棉花还有可能结成一团。
所以大家对这种御寒的衣物并不满意,更多的习惯使用皮毛来进行保暖。只是皮毛难得,数量也没有那么多。
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对大楚人来说,真正风靡全国让大家都喜欢满意的御寒衣物,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平安的羽绒服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大楚有几千万人口,就算其中只有一半的人能够买得起这羽绒服好了,那也是几千万件!除此之外还有羽绒被之类的生意。有了这样一笔大生意,自然没人盯着水泥厂了。
↑返回顶部↑
大概是有求于人,齐王对平安是很大方的。平安在齐王府住的是最大的一个客院,风景优美,装饰富丽堂皇,高床软枕,绫罗绸缎,如果不是平安身份特殊,相信软玉温香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方这么热情,平安自然也乐得享受。反正着急的是齐王而不是他。
就在平安住在齐王府,看上去简直有些乐不思蜀的时候,齐王府这边,也成功的打入内部,拿到了水泥配方。
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配方居然会那么简单。而那么简单的配方,居然也没有别人出手?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因为水泥这东西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对于化学基本上一直处于萌芽期,发展最迅速的地方在炼丹房的古代人来说,这种自己解释不了的东西自然不可能简单的就做出来。于是没人想过,水泥的配方居然真的就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皇室的震慑也是很有用的。
本来江南富商云集,多少也会有一两家有这种心思的,毕竟资本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天然就会被打动,并为此铤而走险。即便是皇帝的生意又怎么样?君不见古时候吕不韦连皇帝都敢当成一门生意来做!
不过商人虽然逐利,但也最识时务。一旦知道事不可为便会立刻放弃。
所以在江南的时候,因为平安跟温家交好,成为温家的座上客,最后又跟温家合作了黄金钟的生意,其他人要动手,就得掂量掂量了。后来平安发现了这种苗头之后,索性让温家帮忙牵头,提供了做羽绒服羽绒被的生意,让大家都掺一脚。
这时候的大楚已经有棉花了。虽然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流传进来的。但是江南第一代的确是有人种植。可惜的是因为棉花的质量问题,做出来的东西差强人意。所以对于富贵人家来说,还是绫罗锦缎更合心意。
只是料子再好,他也不保暖啊!所以之后棉花的另一种用法被发现,棉衣应运而生。只是这种衣服很笨重不说,洗一次要费许多功夫才能弄干,而且里面的棉花还有可能结成一团。
所以大家对这种御寒的衣物并不满意,更多的习惯使用皮毛来进行保暖。只是皮毛难得,数量也没有那么多。
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对大楚人来说,真正风靡全国让大家都喜欢满意的御寒衣物,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平安的羽绒服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大楚有几千万人口,就算其中只有一半的人能够买得起这羽绒服好了,那也是几千万件!除此之外还有羽绒被之类的生意。有了这样一笔大生意,自然没人盯着水泥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