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最先怀疑的是赵璨。

  无他,实在是他在这场战争里表现得太好了,简直就像是提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特意赶去相助,最后拿到了最大的一份功劳一样,让人想不怀疑他都难。

  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皇帝反而拿不定主意。

  以他从这个计策里推断出来的东西,幕后之人心性狠辣,更擅长诡计而非这样正面的对敌。要是他有赵璨这样惊才绝艳的军事能力,说不定就不需要用这种对大楚来说没有任何好处的计谋了。

  毕竟将来这个国家,还是要他自己来接手的。

  赵璨自己能够挣到军功,即便是赵瑢和赵瓖,就算有联姻的关系,也比不上他稳固。皇帝隐隐收到消息,河北军中,恐怕大部分人都对赵璨归心了。

  他用不上这样的手段。

  或者说比起这种暗地里的手段,赵璨大可做得更漂亮,比如收拢军权,然后率军逼宫。到时候他天下归心,自己即便想要反抗,有能有什么凭借呢?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的确是如此。赵璨的确也被皇帝忌惮,但是这件事应当与他无关。

  也许是他运气好,也许是他提前探知了这人的布置,所以便开始算计,自己去了河北,然后又从河北转到西北,最后倒将这一场征伐之功,捞到了大半。

  但无论如何,对皇帝来说,赵璨早就已经被他密切关注,至少在回京之后这段时间,他还算老实。而内奸案中牵扯到的这些人和事,如果没有人在背后安排,是不可能的。

  不过,皇帝倒的确是有一瞬间想过,或许可以将这件事安到赵璨头上去。

  毕竟从明面上来说,赵璨实在是嫌疑很大。皇帝甚至不需要拿出证据,只要表示出这种怀疑,那么刚刚才在朝中站稳脚跟的赵璨,恐怕立刻就会失去所有根基,重新跌落下去。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瞬,然后就消失了。

  皇帝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