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6 / 7)
平安一开始还着急一下,后来见着急没用,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他不是把“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改变”当做人生目标吗?这辈子少说也还能活五十年,其中花费八个月来打基础,其实是很值得的。
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去比较,也就不觉得难以忍受了。况且平安深刻的知道自己现在最大的缺陷是什么:他年纪小,而且毕竟不是土著,在很多地方,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比如很多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他却十分懵懂。
他穿来的时间还短,之前在钟鼓司,多半时间也都是一个人埋头创作,跟其他人接触得少,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但以后如果要去司礼监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待在距离皇帝最近的一个衙门里,任何一点小小的瑕疵和错误,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刺,被反复挑剔。
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再设法应对,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打磨好自己,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这时候平安已经决定,自己一定会回宫了——不管是为了徐文美,还是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既然如此,从现在就开始做好准备吧。
于是平安也就不再着急,一边翻阅着经厂的藏书,一边将之前没有记录的字添加到自己的字表之中。既充实了自己,也顺带完成了一部分工作,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他不再跟工匠们混在一起,也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在那个小三子的帮助下,跟经厂的其他人常来常往——平安已经明确的给过小三子暗示,自己只是来这里镀金,最早半年,最迟两三年就会离开,到时候这个位置自然会留给他。
小三子是聪明人,那位更是人老成精,平安已经摆明了态度,他自然也不会刁难。倒是让其他两位等着看热闹的掌司有些失望。
不过他们背姓胡的压制了那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失落之后就丢开了。本来也没指望平安能做出什么大事,只是没想到他那么快的退步而已。
再这样和乐融融的气氛当中,平安不着痕迹的打听自己需要的东西,结合他脑海中的历史,还有从书上看来的那部分,拼拼凑凑的,也勉强把自己包装成了个古人,至少这会儿再有人来,是看不出任何破绽的。
同时平安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跟赵璨的相处是多么的不恰当。亏得是他当时刚来,还什么都不懂,而赵璨竟然也没有生气,否则死一百次都够了。
在这宫里,别的都可以含糊,只“主仆之别”四个字,没有任何人胆敢逾越。
平安都替自己捏一把汗。
以至于赵璨第二次来找他的时候,他竟然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对方了。态度太过客气,反而显得生疏。
↑返回顶部↑
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去比较,也就不觉得难以忍受了。况且平安深刻的知道自己现在最大的缺陷是什么:他年纪小,而且毕竟不是土著,在很多地方,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比如很多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他却十分懵懂。
他穿来的时间还短,之前在钟鼓司,多半时间也都是一个人埋头创作,跟其他人接触得少,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但以后如果要去司礼监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待在距离皇帝最近的一个衙门里,任何一点小小的瑕疵和错误,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刺,被反复挑剔。
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再设法应对,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打磨好自己,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这时候平安已经决定,自己一定会回宫了——不管是为了徐文美,还是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既然如此,从现在就开始做好准备吧。
于是平安也就不再着急,一边翻阅着经厂的藏书,一边将之前没有记录的字添加到自己的字表之中。既充实了自己,也顺带完成了一部分工作,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他不再跟工匠们混在一起,也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在那个小三子的帮助下,跟经厂的其他人常来常往——平安已经明确的给过小三子暗示,自己只是来这里镀金,最早半年,最迟两三年就会离开,到时候这个位置自然会留给他。
小三子是聪明人,那位更是人老成精,平安已经摆明了态度,他自然也不会刁难。倒是让其他两位等着看热闹的掌司有些失望。
不过他们背姓胡的压制了那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失落之后就丢开了。本来也没指望平安能做出什么大事,只是没想到他那么快的退步而已。
再这样和乐融融的气氛当中,平安不着痕迹的打听自己需要的东西,结合他脑海中的历史,还有从书上看来的那部分,拼拼凑凑的,也勉强把自己包装成了个古人,至少这会儿再有人来,是看不出任何破绽的。
同时平安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跟赵璨的相处是多么的不恰当。亏得是他当时刚来,还什么都不懂,而赵璨竟然也没有生气,否则死一百次都够了。
在这宫里,别的都可以含糊,只“主仆之别”四个字,没有任何人胆敢逾越。
平安都替自己捏一把汗。
以至于赵璨第二次来找他的时候,他竟然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对方了。态度太过客气,反而显得生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