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谌和沮授对视一眼,无数的念头和算计开始在两人心中打转,皇帝若是真的有了什么闪失,对他们来说是个机会。然而还没等两人想出个对策来,长秋宫方向竟然隐隐传来了哭声。

  荀谌从沮授眼中的震惊之情确认了那哭声并非是他的错觉,先是陛下遇刺,然后是哭声……

  “陛下,驾……”

  沮授的嘴唇有点哆嗦,他憋了半天也没胆子说出那个词。

  说来也是好笑,他们这些以袁绍为明公的谋臣武将们,当长安和皇帝都还在袁绍的掌控之下时,平日里有事没事、或直白或暗示地损当今皇帝一句,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心理负担。可是在沈娴设计抢了长安城、大逆不道地将皇帝和满朝文武统统“保护”起来之后,大家反倒是不敢说皇帝的坏话了。

  荀谌的脸色变得十分严肃,他深吸一口气,按住了沮授放在桌子上攥成了拳头的手:“公与慎言。”

  情况未名,现在最好什么言论都不要发表,避免日后给人留下把柄,造成麻烦,毕竟谁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在沈娴的重重保护中“遇刺”的,如果是沈娴派人所为……

  荀谌想起了之前在杨府中见到的挺着肚子目光淡然坐在那里的沈娴,心中觉得这个可能性并不太高。虽然只是匆匆一面,难以真正了解当事人的秉性,但考虑到荀家除了他之外,荀攸和荀彧都在沈娴手下任职,彼此间书信往来,有时会抱怨沈娴不太靠谱,总爱四处乱跑,常常不带人就出门,还专往敌人家里钻,喜欢亲自卷袖子上阵搞内部瓦解,反间计和挖墙脚的水平深得贾文和真传,而且她那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仿佛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把荀攸和荀彧搞得身心疲惫,精神衰弱。

  但也仅止于此了,荀谌从来没听二人说过沈娴在性格上有什么较大的缺陷,她并不是能做出弑君举动的人。

  退一步讲,就算沈娴想要干掉皇帝自己登基,也不会挑在这种敏感的时候。皇帝可在她手心里攥着呢,一旦有点什么问题,别管谁做的,黑锅统统都是她去背。在这件事情上,哪怕沈娴拎不清,她身边的其他谋士们也不会让她这么做的。

  就算沈娴再不喜欢,为了自己的“名声”,她也得拼了命护住刘协的安危,于是最大的可能就是沈娴被人栽赃暗算了。

  荀谌思考了一下,发现如果沈娴这个弑君的黑锅要是背结实了,最后获益的人就是袁绍。

  难道这是袁绍策划的?

  沮授和荀谌一个想法,但仔细回想一下,自从沈娴占了长安之后,忠于袁绍的大臣们都被她控制起来了,长安八门有孙策和王越把守,消息根本送不出去,袁绍手下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在沈娴的眼皮子底下直接翻了天?

  “难道是陈仓关那边?”沮授微微蹙眉,想到了被袁绍亲自指派去守陈仓关的张郃:“这么长时间,长安出事的消息肯定早就传了过去,只是儁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