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7)
基于这点基本要求,再综合其他人的特性和素质,沈娴筛选掉了绝对不肯跟她一起冒险的荀彧和蔡琰,把目光落在了贾诩的身上。
贾诩对周瑜和荀彧都赞同的稳扎稳打计划表示了中立——中立就说明他其实另有想法,但说出来估计会被喷,所以就不说了。
在沈娴跟贾诩绕来绕去聊了好久后,俩人终于松口了,令沈娴感到惊喜的是,贾诩与她的想法有些地方不谋而合。
沈娴的计划是受了蔡琰那个“潜入长安”的启发,加上她以前曾经去寿春和庐江搅过浑水,十分有经验。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沈娴知道现在的南阳郡特别适合让她浑水摸鱼——自从刘表续弦后,蔡夫人就看大公子刘琦特别不爽,教唆着刘表立二公子刘琮,导致两派人这个时候还在内斗。而贾诩也恰恰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若是能让敌人从内部自行瓦解,己方就不用费那么大的功夫了。
于是俩人一拍即合,沈娴把贾诩和貂蝉打包送去了汉中,至于张绣那里怎么办……荀攸不是先一步去了吗?
跟贾诩商量好后,沈娴放了个迷雾弹,她转头去找了孙策和周瑜,意料之中被周瑜看穿了想法。然后沈娴假意答应周瑜,实际上去偷偷跟孙策秘密会面,俩人就进攻南阳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按照周瑜的性格,他绝对要怀疑沈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这样当他抓住露馅的孙策后,才会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从而放松警惕,想不到孙策只是沈娴扔出去的幌子罢了。
至于沈娴为何如何大费周章,说出来可能有点小题大做,但这确确实实成了她心中扎着的一根不深不浅的刺。
刘备自从在徐州被吕布捅了刀之后就干脆投降了曹操,现在在曹操麾下领一小队人马,这次他被曹操派往了颍川郡与南阳郡接壤的地方防备刘表的突然袭击。
沈娴不关心刘备去哪屯着,但是刘备要往南阳去她就得警惕了。
因为诸葛丞相就在南阳种地啊!
要说刘皇叔也真是个传奇人物,纯粹的白手起家,前半段人生一直在东奔西颠,被各路人马四处追赶,每次丢盔弃甲逃得狼狈却都活了下去,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还是没什么大成就,要是一般人早放弃了,可他偏不,蒲草一般看似迎风飘荡实则无比坚韧。等到刘皇叔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的一年之后,他就空手套白狼联合了东吴在赤壁一战大败曹老板,成功捞到了人生第一桶货真价实的黄金,收获了地盘和人马,接下来入主益州,汉中之战,彻底翻盘。
虽然不相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扭转整个局势,但诸葛亮对刘备的意义太重要了,重要到沈娴根本不敢去赌那个飘渺的可能性。
刘备就像一颗埋藏在沈娴心里的定时炸弹:他那么能跑,多少年的兵败颓势都没能要得了他的性命,每一次都是被打击到尘埃里,过后又颤巍巍地崛起……谁知道刘皇叔什么时候会爆炸?
与其等着让刘备和诸葛亮相遇之后点燃引信,倒不如沈娴先下手为强,反正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万事随缘的小姑娘了。
算算时间诸葛亮现在只有十六岁,还是个青葱少年,没修炼成日后那种神棍一般的气质,应该挺好哄的,有法正这个叨逼叨在,不愁忽悠不走人,实在不行还可以让老油条贾文和出马。那么多个顶级谋士对付一个年幼的诸葛亮,怎么也能拿下了。
↑返回顶部↑
贾诩对周瑜和荀彧都赞同的稳扎稳打计划表示了中立——中立就说明他其实另有想法,但说出来估计会被喷,所以就不说了。
在沈娴跟贾诩绕来绕去聊了好久后,俩人终于松口了,令沈娴感到惊喜的是,贾诩与她的想法有些地方不谋而合。
沈娴的计划是受了蔡琰那个“潜入长安”的启发,加上她以前曾经去寿春和庐江搅过浑水,十分有经验。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沈娴知道现在的南阳郡特别适合让她浑水摸鱼——自从刘表续弦后,蔡夫人就看大公子刘琦特别不爽,教唆着刘表立二公子刘琮,导致两派人这个时候还在内斗。而贾诩也恰恰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若是能让敌人从内部自行瓦解,己方就不用费那么大的功夫了。
于是俩人一拍即合,沈娴把贾诩和貂蝉打包送去了汉中,至于张绣那里怎么办……荀攸不是先一步去了吗?
跟贾诩商量好后,沈娴放了个迷雾弹,她转头去找了孙策和周瑜,意料之中被周瑜看穿了想法。然后沈娴假意答应周瑜,实际上去偷偷跟孙策秘密会面,俩人就进攻南阳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按照周瑜的性格,他绝对要怀疑沈娴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这样当他抓住露馅的孙策后,才会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从而放松警惕,想不到孙策只是沈娴扔出去的幌子罢了。
至于沈娴为何如何大费周章,说出来可能有点小题大做,但这确确实实成了她心中扎着的一根不深不浅的刺。
刘备自从在徐州被吕布捅了刀之后就干脆投降了曹操,现在在曹操麾下领一小队人马,这次他被曹操派往了颍川郡与南阳郡接壤的地方防备刘表的突然袭击。
沈娴不关心刘备去哪屯着,但是刘备要往南阳去她就得警惕了。
因为诸葛丞相就在南阳种地啊!
要说刘皇叔也真是个传奇人物,纯粹的白手起家,前半段人生一直在东奔西颠,被各路人马四处追赶,每次丢盔弃甲逃得狼狈却都活了下去,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还是没什么大成就,要是一般人早放弃了,可他偏不,蒲草一般看似迎风飘荡实则无比坚韧。等到刘皇叔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的一年之后,他就空手套白狼联合了东吴在赤壁一战大败曹老板,成功捞到了人生第一桶货真价实的黄金,收获了地盘和人马,接下来入主益州,汉中之战,彻底翻盘。
虽然不相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扭转整个局势,但诸葛亮对刘备的意义太重要了,重要到沈娴根本不敢去赌那个飘渺的可能性。
刘备就像一颗埋藏在沈娴心里的定时炸弹:他那么能跑,多少年的兵败颓势都没能要得了他的性命,每一次都是被打击到尘埃里,过后又颤巍巍地崛起……谁知道刘皇叔什么时候会爆炸?
与其等着让刘备和诸葛亮相遇之后点燃引信,倒不如沈娴先下手为强,反正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万事随缘的小姑娘了。
算算时间诸葛亮现在只有十六岁,还是个青葱少年,没修炼成日后那种神棍一般的气质,应该挺好哄的,有法正这个叨逼叨在,不愁忽悠不走人,实在不行还可以让老油条贾文和出马。那么多个顶级谋士对付一个年幼的诸葛亮,怎么也能拿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