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便宜买到上好的家禽家畜,这样的好事放眼整个靖朝,恐怕也找不出一件来。

  这可都是业绩!唐管事一系人能获得最大的好处,好在农场这边也能分润到一部分利益,不然唐管事铁定成为白管事的拒绝往来户。苜蓿可都是白管事手底下的人种植的,没得大头都进了唐管事他们的荷包,白管事这边反倒什么收获也没有。

  “沈东家说了,目前养殖场规模不够大,要划拨一部分空置田地再建一个大型牧场,规模少说也在百亩以上,我只好多多培育种苗。”说起这个,唐管事眼中笑意掩都掩不住。

  “那就先恭喜你了!”白管事面上不显,心里头同样也很高兴。目前谷中肉类就已经出现过剩,想要内部消耗,势必要降低价格,都这样了,还要扩大规模,那意味着荒谷人口数量会继续增长,再不然也是有了外销渠道,否则东家不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无论是哪一种,荒谷都只会越来越好。那他们这些依附沈家为生的人,自也是水涨船高,生活越来越好。

  荒谷算是山林地,不用交田税,谷中一切出产都归沈家,要是按照之前收上来的少数粮食亩产来算,只两千亩地,就足够养活五千人以上,这还是在大家敞开肚皮吃喝,往少了算的情况下,要是日子过得紧巴一点,养上万人都不在话下。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白管事赶紧收慑心神,主家秘密可真多,这样好的种子,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弄来的。要是将这些良种推广开,靖朝百姓怕都能受益匪浅。

  书院开办已经有段日子,方天林急需大量人才,不可能光一个小学课程就让学生学个五六年,即便是刚到入学年龄的五岁孩童,学习量也明显大于现代小学生。

  书院学生都很珍惜学习机会,不用先生们说,他们就自发竭力跟上进度。

  方天林倒也没打算过于拔苗助长,语文不求他们能记得所有字词的解释,只要他们能基本看懂书本,就算过关。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识字一切都是空谈,其他可以学不好,识字这一关必须尽快跨过去。等到所有学生都学会常用字,之后就要简单许多,各夫子会尽力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这一点是必须的,没有自学能力,全靠先生教导,这得教到猴年马月?

  第142章

  书院第一批学生中,年龄最大的那些,过了年已经十七岁。考试很残酷,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他们中只有部分人能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其余都将转入各匠人师傅名下修习技艺。

  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有些东西确实需要天分,硬逼自己未必能如愿以偿。

  这种筛选过于粗陋,方天林怕漏过人才,虽然剥夺了超龄学生学习的权力,但允许他们自学后参加考试,要是能过关,还有继续学习的机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