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是没有现成的法子,锡罐陶罐等都行,但都不是很方便。

  方天林倒是可以运用生物力场能进行特殊加工,但想要靠现有工业水平制作出轻便包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既然此路暂时行不通,方天林也不钻这个牛角尖,这事等赚到钱再说。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今天就是沈记“好再来”食坊开业的日子。

  第58章

  一早,沈老爹便带着十来个人聚在沈家湖租住的那家小院中。等吉时临近,他们就会集体转移到沈记“好再来”食坊。

  此时,方天林正在离他们住处不远的另一处小院中,那里现在已经成了沈记薯片加工作坊。

  魏晓东五人、沈家湖夫妻和沈家溪夫妻,外加一个从安阳村叫过来的沈松,一共十人,正在仔细聆听方天林讲解叫卖薯片的要领。

  等弄清楚所有注意事项后,十人推着十辆手推车分批满载而出。

  此前还没人注意到,等十人穿着统一服装从巷子里走过,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靖朝很忌讳白色,方天林便用其他素色衣衫代替。男的一律浅蓝色,女的嫩绿色,色调都不深,有什么污渍一瞧就明白,让人看了心里舒坦,没准被孩子一撒娇卖乖就舍得花钱买了。

  方天林没做任何宣传,就连薛家也只是昨天才派人去通知,他估摸着也就薛广林一人会上门恭贺。对此沈家人早就习惯,心头再兴不起半点波澜。

  当然,这么做并不意味着方天林不重视广告的效用,恰恰相反,他很清楚广告狂轰滥炸的功效。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种口口相传用口碑带动生意的做法,起效时间太慢,而且很难传到外地去。或许帝京得知薯片这样新吃食时,旁人记住的未必就是沈记“好再来”食坊,而是其他能量更大的商家。

  十辆手推车在出了巷子后,立刻散开,循着昨晚商量好的路径各自奔向目的地。

  沈家人对云州城西区这边可能不陌生,但对于各种私下里的规矩就抓瞎了,纷纷在乞丐向导们的带领下,朝着各个集市口行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