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4 / 7)
陈学功能这么说,固然让人高兴,可秀春要是把这话当了真,那她就是个棒槌!
过完元宵节之后,一家四口连带着陈木匠老两口都回了泽阳,一来要先整理部分行李先邮寄去北京,二来要把家里的事交代清楚。
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泽阳市区的老房子问题,当初秀春买它是为了落户,现在她的户口能随着录取通知书挂在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户口也会随之落定,老房子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乡下还有房子,钱寡妇不可能愿意过来住,老地主的新房已经在动工,比起来城里住,老地主显然也更愿意待在农村落叶归根,陈木匠老两口就更不可能会稀罕她这破房子了,除了这几位老人家,秀春可没想过白给其他人住。
本来秀春想把房子就空在这里,但易真知道她的打算后,建议她卖掉。
“春儿,你信我,现在不卖,等再过几年政策变了,兴许你啥好处也得不到。”
占先知的这个优势,易真竭力劝秀春卖房,易真心里清楚,在以后的十年里,政策随时大改动,现在不卖,以后房子随时有可能打水漂,留着又不指望它能升值,先卖了把钱攥在手里才是王道。
陈学功也觉得应该把它卖了,“春儿,咱们以后的几十年可能都不会再回泽阳,你留着反倒招人惦记。”
细细想来,陈学功说得很有道理,秀春亲戚不少,想来城里安家的大有人在,她在的时候没人敢动她的东西,等她走了,远在千里之外,保不准有腌臜人的事来烦她。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卖掉!”私下商议好之后,秀春把卖房的消息放给她认识的,陈学功则通知他熟悉的人。
关于住房,僧多粥少,消息刚散出去没两天,就有人想从秀春手里买,吴大姐的一门拐弯亲戚,被吴大姐领着上门。
事先吴大姐已经跟秀春通了气,让秀春不要看在她的面子上吃亏,该怎么办事就怎么办。
来人是吴大姐爱人的表哥,姓朱,朱大哥年近五十,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结了婚,单位没分上房,都跟他住一块,老三眼见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再娶一房媳妇进门,总不能还挤在一块,朱大哥正愁难的时候,听说有想卖房的,几乎没打顿,立马让吴大姐带他过来,只要价钱给在他预算内,一切都好商量…
秀春的态度很明确,她也不想着多赚别人多少钱了,当初买的时候花两百块钱加上三百斤粮食,粮食按照黑市价格来折算,怎么也得四百块出去。
“五百五十块,朱大哥你这个价你能不能买。”秀春直接报了价。
↑返回顶部↑
过完元宵节之后,一家四口连带着陈木匠老两口都回了泽阳,一来要先整理部分行李先邮寄去北京,二来要把家里的事交代清楚。
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泽阳市区的老房子问题,当初秀春买它是为了落户,现在她的户口能随着录取通知书挂在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户口也会随之落定,老房子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乡下还有房子,钱寡妇不可能愿意过来住,老地主的新房已经在动工,比起来城里住,老地主显然也更愿意待在农村落叶归根,陈木匠老两口就更不可能会稀罕她这破房子了,除了这几位老人家,秀春可没想过白给其他人住。
本来秀春想把房子就空在这里,但易真知道她的打算后,建议她卖掉。
“春儿,你信我,现在不卖,等再过几年政策变了,兴许你啥好处也得不到。”
占先知的这个优势,易真竭力劝秀春卖房,易真心里清楚,在以后的十年里,政策随时大改动,现在不卖,以后房子随时有可能打水漂,留着又不指望它能升值,先卖了把钱攥在手里才是王道。
陈学功也觉得应该把它卖了,“春儿,咱们以后的几十年可能都不会再回泽阳,你留着反倒招人惦记。”
细细想来,陈学功说得很有道理,秀春亲戚不少,想来城里安家的大有人在,她在的时候没人敢动她的东西,等她走了,远在千里之外,保不准有腌臜人的事来烦她。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卖掉!”私下商议好之后,秀春把卖房的消息放给她认识的,陈学功则通知他熟悉的人。
关于住房,僧多粥少,消息刚散出去没两天,就有人想从秀春手里买,吴大姐的一门拐弯亲戚,被吴大姐领着上门。
事先吴大姐已经跟秀春通了气,让秀春不要看在她的面子上吃亏,该怎么办事就怎么办。
来人是吴大姐爱人的表哥,姓朱,朱大哥年近五十,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结了婚,单位没分上房,都跟他住一块,老三眼见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再娶一房媳妇进门,总不能还挤在一块,朱大哥正愁难的时候,听说有想卖房的,几乎没打顿,立马让吴大姐带他过来,只要价钱给在他预算内,一切都好商量…
秀春的态度很明确,她也不想着多赚别人多少钱了,当初买的时候花两百块钱加上三百斤粮食,粮食按照黑市价格来折算,怎么也得四百块出去。
“五百五十块,朱大哥你这个价你能不能买。”秀春直接报了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