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7)
能不哭么,所有的消息都是好的,明明是算准了林臻无法及时交盐,或者交的盐也是良莠不齐的次品,结果等到最后,原本预计要找上门来的商户一个都没来,再去打听的消息却是一片叫好,大家交口称赞新晋盐商林老爷为人豪爽实诚,财力雄厚深不见底,谢家自己的合作商户竟是跑掉一半。
亏了银钱不说,人还跑了,盐砸在手里愣是没卖得出去,若是不好生存储,待开春雨水多起来,这一批盐就该潮了。
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谢老爷。
"草民惭愧,说起来也怪草民自己,若是早来王府和王爷说说,何至于如此。"
谢老爷一想起来还是捶胸顿足的后悔。
上次听了易北的话,去找何大人当面对质,结果是不欢而散,郡守坚决不承认自己给林臻行了方便,但结果是明摆在这里的,回头他自己留了个心眼,去问晋商,晋商倒是觉得易北有问题,献策让他自己坑林臻一把以观后效。
现在倒好,他的所有行事都是瞒着易北的,结果却比易北掺上一脚时要更糟。
按说这件事易北不可能发觉,更不可能插手,试探失败不说,还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易北给自己出的主意,是纯粹听了自己的说辞之后再有的,想想易北也不可能操纵得了何大人的举动。
但晋商就不同了,京中隐隐传来风声,说是族兄谢相似乎对自己多有不满,想要提拔晋商,从前就是派他来监视自己,现在倒好,竟然有心把族中姑娘许配给他,把他纳入谢氏族中。
这怎么行!
一旦晋商成了谢家女婿,又对安乐郡的盐业了如指掌,一旦自己显出颓势,京中让他取自己而代之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而易北要想在安乐郡站稳脚跟,必须靠着自己和郡守才行,从动机上而言,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坑自己。
想想最近晋商经常瞒着自己的鬼鬼祟祟,又时不时背着自己派人出城的举动,谢老爷越想越觉得自己亏大发了。
"草民想着,那林臻不安分,一来就想插手盐业,摆明了是不把殿下放在眼里,殿下事忙,总不好为这种事情老叨扰殿下,便想自己解决,没成想到底是老了,算计不如年轻人,没扳倒他,倒把自己卷进去了。"
↑返回顶部↑
亏了银钱不说,人还跑了,盐砸在手里愣是没卖得出去,若是不好生存储,待开春雨水多起来,这一批盐就该潮了。
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谢老爷。
"草民惭愧,说起来也怪草民自己,若是早来王府和王爷说说,何至于如此。"
谢老爷一想起来还是捶胸顿足的后悔。
上次听了易北的话,去找何大人当面对质,结果是不欢而散,郡守坚决不承认自己给林臻行了方便,但结果是明摆在这里的,回头他自己留了个心眼,去问晋商,晋商倒是觉得易北有问题,献策让他自己坑林臻一把以观后效。
现在倒好,他的所有行事都是瞒着易北的,结果却比易北掺上一脚时要更糟。
按说这件事易北不可能发觉,更不可能插手,试探失败不说,还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易北给自己出的主意,是纯粹听了自己的说辞之后再有的,想想易北也不可能操纵得了何大人的举动。
但晋商就不同了,京中隐隐传来风声,说是族兄谢相似乎对自己多有不满,想要提拔晋商,从前就是派他来监视自己,现在倒好,竟然有心把族中姑娘许配给他,把他纳入谢氏族中。
这怎么行!
一旦晋商成了谢家女婿,又对安乐郡的盐业了如指掌,一旦自己显出颓势,京中让他取自己而代之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而易北要想在安乐郡站稳脚跟,必须靠着自己和郡守才行,从动机上而言,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坑自己。
想想最近晋商经常瞒着自己的鬼鬼祟祟,又时不时背着自己派人出城的举动,谢老爷越想越觉得自己亏大发了。
"草民想着,那林臻不安分,一来就想插手盐业,摆明了是不把殿下放在眼里,殿下事忙,总不好为这种事情老叨扰殿下,便想自己解决,没成想到底是老了,算计不如年轻人,没扳倒他,倒把自己卷进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