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然界的电磁波,都是多个频率的混合。1960年人工制造了单个频率的电磁波:激光(laser),实际上,激光也不是单个频率的光,只不过频率相差非常小的混合频率光。没有激光,就没有现在的dvd。

  收音机、电视机都能接收不同的频道,差别就是频率不同。我们的眼睛也是一台收音机,不过仅能接收一个频道,就是可见光频道。同理,耳朵也是机械波收音机,接收20-20khz机械波频道。

  太阳光是tem波,电场和磁场振动方向是垂直于传播方向。以传播方向为轴,那么绕轴360度范围内任意一个方向都可能是电场的振动方向。由于太阳光是从太阳表面各处集合而来,所以电场在各个方向都有,能量平均。但是某些物质仅允许电场为特定振动方向的电磁波透过,其他方向不被允许。这种光称为偏振光。汽车司机挡风玻璃上方有个档光板,就只允许特定电场方向的光通过。可以避免对面直射光对司机眼睛的干扰。观看立体电影需要立体眼镜,眼镜片就是偏转片,这样两眼看到不同的图像,差别刚好产生立体效果。太阳光照射在透明物体上,产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有部分偏振,在特定角度上,反射光完全偏振,这个角度称为布儒斯特角。自然界中,蜜蜂、蚂蚁、候鸟可以利用偏振光导航。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这种射线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被用于透视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对人体有较强伤害。一般使用金属铅作为防护。1900年法国人维拉德发现穿透力非常强大射线,命名为伽玛射线。随后证明这两种射线都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在实际的表现中,两种射线类似粒子行为,也就是说电磁波在频率不同时,行为差异非常大,导致截然相反的属性出现。

  粒子行为可以是一个一个地进行,波却是一种分布的表现。低频率时电磁波完全是波的行为,非常高频率(x射线)时,行为就像粒子,那么当频率适中时,就可以同时表现出波和粒子行为。那么,一个粒子如何表现波的行为?一束光通过一个小孔时,表现出衍射的行为,如右图激光的衍射效果。当一个粒子通过同一个小孔时,只能到达一个特定的位置。如何让粒子表现出波的效果?重复让粒子通过小孔,就会发现,粒子的抵达的位置并不固定!当大量粒子通过小孔后,多数粒子集中抵达在中心位置,少量抵达外围,距离中心越远,数量越少。把这些抵达后粒子的结果叠加在一起,发现效果和波衍射的结果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粒子在通过小孔时,抵达不同位置的可能性(称为几率)不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固定的轨迹。这种各个位置都有几率的出现就是粒子的波行为。波是如何体现出粒子行为呢?同频率的两束电磁波在波长范围内接近时,才能发生波的干涉。而高频率的波长非常小,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真发生,外在表现就是两个粒子相撞)。并且x射线频率以上的电磁波是高能电子撞击原子输出或原子核衰变产生,一份能量对应一个电磁波脉冲,无法像低频率电磁波对应的低能量那样连续供给,因此表现的像粒子行为。

  由x射线和伽玛射线的能量来源可知,当这些射线撞击原子时,也会产生等效的破坏力。对于人体而言,当射线击中身体时,破坏分子之间的连接是很容易的事情。身体的细胞中,大量物质都是消耗品,不怕破坏。但对细胞dna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事情。dna局部被破坏,可能导致细胞复制自身时出错。最严重的错误就是dna失去控制,可永远复制下去(正常细胞复制一定次数后,就无法复制了)。细胞就成为癌细胞(永生的细胞是指细胞可以永远复制,而不是细胞万寿无疆)。

  思考:

  我们经常使用现有的经验来推理未知情况,并认为在同一模型下,推理和实际差别不远。理论中允许无限小的存在,但宇宙中并不存在。当事物抵达宇宙存在的极限小情况时,结局和理论完全不同。*

  牛顿在研究光学时,认为光的本质是粒子。经过了一百多年,公认光是波。进入二十世纪后,光又被认为可以是粒子状态。但此时的粒子和牛顿的粒子不是一回事。区别是什么?*

  牛顿和莱布尼茨创造微积分,是人思维的一大突破。以无限接近来思考问题,创造了哲学的奇迹。但同样的思路在处理能量时发现居然不行,能量有最小单元,真是让人的思维再次眩晕。机械波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存在,当人们知道光是电磁波时,认为光的传播也必须有介质存在,并在宇宙中想象了一种介质“以太”的存在。事实表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能习惯于熟悉的思维模式正是人惰性最佳体现。*

  在同等状态下,粒子的路径居然可以不同,粒子的群体效果是波的体现。让人的感到:微观世界居然是几率决定,必然性消失了。自然是在掷骰子吗?爱因斯坦认为不是。*

  有足够的时间,则任何状态都可以至少出现一次。可是宇宙是有寿命的!意味着宇宙的几率不能全部实现。那么宇宙出现之前是什么状态?没有宇宙,还有时间吗?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十二)

  第12节对称

  对称在我们的观念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左右对称,我们的脸谱、双手、动物的头像、昆虫、城墙门建筑等等都是左右对称。怎样才能算是左右对称的呢?以蝴蝶图像为例,令中心线为界,把两边对折起来,如果图像完全重合,我们就认为是对称的。也就是说从中心线对两边以相同角度观察,结果完全一致。左右对称又称镜像对称,镜子就是中心线。一个圆,以圆心为旋转轴,无论旋转多少度,圆保持不变。我们称为旋转对称。我们观察这些不同形式对称中的共同点,那就是不变性。无论是旋转、镜像,某种结果如果不变,就是我们观察到的某种对称。因此我们定义对称,就是在某种操作后保持某种不变性。其名称就是操作对应的名称。也可以直接称呼对称为不变性,比如镜像不变性,旋转不变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