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宝这次是第一次出现在边疆官员将领面前,必须得保持他作为太子的身份气度。私下怎么来都成,在明面上,大宝得端起太子的架子。

  大宝身为太子,一直在京中被教养,还未到办事的年纪,也就几乎没有出现在朝臣面前。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官员面前露面。封蔚去那么远的地方接人,就是担心大宝在言行上会有什么闪失会被人看轻。

  北疆的官员都是晖朝的脊柱,是国家安稳的保证。太子绝对不能让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封蔚一路上给大宝说了许多,大宝也学的很快。只是看见余柏林,大宝就稍稍激动了一些。

  不过毕竟大宝还小,看着大宝急着让跪着迎接的官员起身,虽然有点失仪,但对臣子的一片爱护之心,还是让周围将领很是受用。

  听闻太子在京中就素有仁名,如此一见,果然如此。

  只是希望太子在仁慈之余,也要有些血性,不要被周围国家欺负了才好。文宗对周围属国太过优待的态度,还是让这些将领有些寒心。

  他们拼死拼活才把这些人打服气,结果人家在京中晃悠一圈,受到的待遇比他们还好,能不心寒?

  大宝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走到余柏林等人面前,随行的内侍再次高声道“诸位大人请起”之后,余柏林等人才起身。

  大宝这时候终于能上前扶起余柏林。余柏林为詹事府教喻,为他老师。他作为弟子,扶起老师,并不算不符合礼仪规矩。

  “林……老师请起。”大宝想了半天,才想出一个既符合现在环境,又能表现余柏林和他关系与众不同的称呼。

  余柏林笑道:“谢太子。”

  大宝听着余柏林的声音,一路上的思念终于落到了实处。不过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大宝直接拿出圣旨,在城外宣旨,表达了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对边疆官员将领做出的成绩的肯定,并且提出了让大家再接再厉,共创和谐新北疆的要求。

  众人再次跪地叩谢,一些容易激动、大概是第一次接旨的官员甚至热泪盈眶,感动的不轻。

  在宣旨,做完来北疆第一件事之后,大宝等众位官员将领起身之后,再次进马车,准备入城休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