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封蔚默默不高兴。

  他不是不高兴余柏林联诗,而是明明他在,余柏林只顾着和曾毓玩联诗,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接不下去。

  好像自己被排斥在外了,不高兴。

  余柏林见封蔚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便换了个话题,谈起种植之事。封蔚总算能高高兴兴的插上话了。

  曾毓心中微笑摇头。这皇家的兄弟也是兄弟,也有感情好的。看着余柏林和封蔚这样子,虽然封蔚可能出生早一些,但余柏林才像个哥哥啊。

  不知是不是种久了就习惯了。待种子发芽的时候,连之前对种田行为很是不满,只是为了迎合上官的官员们,也心中不免激动。

  他们心中成就感不亚于写出了一首好诗。

  一些官员甚至带去了纸笔,把出苗的景象画了出来,还题了诗。

  这一次种田,倒是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国画和诗词佳作。曾毓还即兴写了一篇《出苗赋》,作为古文史上第一篇对农作描写的赋,成为文学史上一座里程碑似的佳作。

  曾毓之后,文人们也将创作视线投放到最简单的劳动人民生活,创作了不少有文有笔的佳作。而这篇文之后,晖朝文人的文章写底层人民不再着眼于底层人民的劳苦,而是歌颂劳动的伟大,成为一种新潮流。

  余柏林见此潮流,不知心中何种滋味。反正……肯定是高兴的一种。

  ……余柏林种的是土豆,他尝试了棉花和土豆间种,提早种下了土豆,用上了地膜,目前长势还不错。

  其余官员为了保证能有收获,别在最后大收获的时候丢脸,都是老老实实的种植的一种作物,没有像余柏林那样还试验新花样。

  只有封蔚不服输,他向农人请教之后,在种下土豆一月后,又种上了玉米,要玉米和土豆套种。

  余柏林能做到,他也能做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