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6 / 7)
老夫人睁开眼睛,目中精光四射,“你这一声‘义母’,老身可担待不起。我只想知道我柳府究竟哪点儿对不起你?我收你为义女,让你和你娘跟弟弟离开厨房,成为柳府的半个主子,而你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恩情的?”
赵大玲知道站在老夫人的角度,她的这番作为损害了柳府的声誉,在老夫人眼里可以算是恩将仇报了。她恭恭敬敬地给老夫人磕了一个头,“义母,我很感激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报答您的恩情。但柳府的声誉不是我使手段就能败坏的。夫人答应潘府的亲事,就已经将柳府推到风口浪尖了。即便这次遮掩过去了,夫人还是会想法子将三小姐嫁入潘府。”
老夫人冷哼,“嫁入潘府,也要看是怎么嫁。本来柳家的小姐能成为庆国公府世子妃的,这么一闹出来,庆国公府觉得柳府的小姐名声不好不配为正妻,只许了侍妾之位。”
赵大玲神色不变,“四小姐已经是太子侧妃了,如果再有柳家的小姐做了庆国公世子妃,那柳府就陷得过深,彻底绑在太子这边,一丝余地都没有。”
老夫人闻言瞥了她一眼,缓缓道:“难道柳府还有别的选择吗?”
“老爷为官向来不偏不倚,因为从不涉及党争,所以在朝中一向平稳。如今皇后指婚四小姐为太子侧妃,就等于是让老爷今后效忠太子。当然,太子是国之储君,柳府自然是站在太子这棵大树下好乘凉。但是圣上会不会觉得老爷这个御史以后会维护太子,失了言官应有的公允?”赵大玲口齿清晰,娓娓道来,“而且,圣上偏爱晋王朝野上下没有不知道的,这种状况下,柳府只有为自己留一条退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大玲没有点明,老夫人却是马上明白了她的潜台词,太子如今只是太子,一日没登基,就不敢说金銮殿中宝座将来一定是他的。老夫人深深看了赵大玲一眼,“那你说如何留下退路?”
☆、第112章 退路
赵大玲平静道:“将三小姐许配给晋王萧翊为侍妾。”
“这不可能!”老夫人断然拒绝,“柳府已经出了一个侍妾,不能再出第二个。”
“三小姐已经不能再嫁给别人了,不嫁给晋王,便只能孤苦一生,她虽是庶出,却是您的亲孙女,您只当可怜可怜她?”赵大玲恳切道:“晋王对三小姐也是一片痴心,您知道的,晋王一向与太子和潘又斌不睦,明知柳府已与太子一心,他却仍以亲王的身份参加了那日您的寿宴,不过是为了能够见三小姐一面以慰相思之苦。”
老夫人心有所动,但仍犀利地指出,“晋王殿下来府中,只怕不是为了只见三丫头那么简单吧。以往他多次打着仰慕二丫头才名的幌子来府中与顾绍恒汇面,每回都是你在帮着打掩护吧。如今又说爱慕上了三丫头,他到底有几分真心?”
赵大玲不料老夫人如此明察秋毫,只能实话实说道:“义母明鉴,之前晋王殿下确实对二小姐有利用之心,但是我可以打包票,他对二小姐并未动心,但是对三小姐是真真切切地放在了心上。你何不成全这对有情人?这门亲事看似上不得台面,实际上却是有利无弊的。”
老夫人沉吟片刻,“如何个有利无弊?难道此举不会惹恼太子殿下,让太子以为柳府用三丫头向晋王示好吗?”
赵大玲赶忙解释道:“三小姐因为与晋王私会,坏了闺誉,柳府因此只能将三小姐送给晋王为侍妾,这样处置太子也无话可说。一来因为潘又斌和二小姐的事情闹得更加沸沸扬扬,他都娶了二小姐为侍妾,有那一对儿比照着,三小姐许给晋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二来,如果三小姐许做晋王侧妃,太子会觉得柳府立场不定,但三小姐只是为妾,太子只会认为是晋王的一段风流韵事而一笑置之,不会放在心上。来日太子顺利登基,即便不容晋王,也不会为难一个王府侍妾的娘家。”
↑返回顶部↑
赵大玲知道站在老夫人的角度,她的这番作为损害了柳府的声誉,在老夫人眼里可以算是恩将仇报了。她恭恭敬敬地给老夫人磕了一个头,“义母,我很感激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报答您的恩情。但柳府的声誉不是我使手段就能败坏的。夫人答应潘府的亲事,就已经将柳府推到风口浪尖了。即便这次遮掩过去了,夫人还是会想法子将三小姐嫁入潘府。”
老夫人冷哼,“嫁入潘府,也要看是怎么嫁。本来柳家的小姐能成为庆国公府世子妃的,这么一闹出来,庆国公府觉得柳府的小姐名声不好不配为正妻,只许了侍妾之位。”
赵大玲神色不变,“四小姐已经是太子侧妃了,如果再有柳家的小姐做了庆国公世子妃,那柳府就陷得过深,彻底绑在太子这边,一丝余地都没有。”
老夫人闻言瞥了她一眼,缓缓道:“难道柳府还有别的选择吗?”
“老爷为官向来不偏不倚,因为从不涉及党争,所以在朝中一向平稳。如今皇后指婚四小姐为太子侧妃,就等于是让老爷今后效忠太子。当然,太子是国之储君,柳府自然是站在太子这棵大树下好乘凉。但是圣上会不会觉得老爷这个御史以后会维护太子,失了言官应有的公允?”赵大玲口齿清晰,娓娓道来,“而且,圣上偏爱晋王朝野上下没有不知道的,这种状况下,柳府只有为自己留一条退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赵大玲没有点明,老夫人却是马上明白了她的潜台词,太子如今只是太子,一日没登基,就不敢说金銮殿中宝座将来一定是他的。老夫人深深看了赵大玲一眼,“那你说如何留下退路?”
☆、第112章 退路
赵大玲平静道:“将三小姐许配给晋王萧翊为侍妾。”
“这不可能!”老夫人断然拒绝,“柳府已经出了一个侍妾,不能再出第二个。”
“三小姐已经不能再嫁给别人了,不嫁给晋王,便只能孤苦一生,她虽是庶出,却是您的亲孙女,您只当可怜可怜她?”赵大玲恳切道:“晋王对三小姐也是一片痴心,您知道的,晋王一向与太子和潘又斌不睦,明知柳府已与太子一心,他却仍以亲王的身份参加了那日您的寿宴,不过是为了能够见三小姐一面以慰相思之苦。”
老夫人心有所动,但仍犀利地指出,“晋王殿下来府中,只怕不是为了只见三丫头那么简单吧。以往他多次打着仰慕二丫头才名的幌子来府中与顾绍恒汇面,每回都是你在帮着打掩护吧。如今又说爱慕上了三丫头,他到底有几分真心?”
赵大玲不料老夫人如此明察秋毫,只能实话实说道:“义母明鉴,之前晋王殿下确实对二小姐有利用之心,但是我可以打包票,他对二小姐并未动心,但是对三小姐是真真切切地放在了心上。你何不成全这对有情人?这门亲事看似上不得台面,实际上却是有利无弊的。”
老夫人沉吟片刻,“如何个有利无弊?难道此举不会惹恼太子殿下,让太子以为柳府用三丫头向晋王示好吗?”
赵大玲赶忙解释道:“三小姐因为与晋王私会,坏了闺誉,柳府因此只能将三小姐送给晋王为侍妾,这样处置太子也无话可说。一来因为潘又斌和二小姐的事情闹得更加沸沸扬扬,他都娶了二小姐为侍妾,有那一对儿比照着,三小姐许给晋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二来,如果三小姐许做晋王侧妃,太子会觉得柳府立场不定,但三小姐只是为妾,太子只会认为是晋王的一段风流韵事而一笑置之,不会放在心上。来日太子顺利登基,即便不容晋王,也不会为难一个王府侍妾的娘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