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4 / 7)
这会儿贤妃问起嘉宜的婚事,唐氏便实话实说,把嘉宜在婚嫁上头遭遇冷遇的情况对贤妃说了,并且补充道:“不是我们不给她找婆家,而是在这京城里因为她有那样的名声,没有人家愿意娶她……”
贤妃道:“可能那些好人家没人愿意娶,但是那些商户人家或者也不会介意娶她的。我看,夫人你回去就给她挑一挑低门,再放话出去说以后三姑娘出门子陪嫁丰厚,对了,夫人要是能让三姑娘早点儿嫁出去,我这里也会出些银子给她添妆的……”
唐氏更吃惊了,简直不明白为何贤妃要自己家的三姑娘快些出嫁,而且她竟然还愿意给嘉宜添妆,并且说将嘉宜嫁给那些商户人家也不要紧的。
“娘娘,您能告诉我,为何您会关心嘉宜的亲事,还要她尽快嫁出去呢?”
“夫人,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知道为妙,我就请夫人帮我这么个忙,不知道行不行?”
贤妃决定不把自己的儿子跟潭王妃之间闹得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告诉唐氏,毕竟这种事情传出去有损于潭王妃的名声,还有让顾家的三姑娘无辜又要被牵连进去。
“好吧,娘娘既然不愿意说,那我也就不强人所难了。只是将三姑娘低嫁,这件事情还有赢得我家老太太和侯爷的同意才行,若是到时候不行,还请娘娘不要怪我。”唐氏低下头谦恭道。
贤妃道:“夫人尽力了,我自然不会忘记夫人的好,还请多多帮忙。”
话都说到这里了,唐氏认为自己再推辞那就是矫情了。
于是她点头答应了贤妃所求。
回到了侯府,她去见了顾老太太,把贤妃对自己说的一些奇怪的话说给了老太太听,并请老太太拿主意。
她就晓得嘉宜的亲事要老太太点头才行,而且她进宫一次,回来之后是必须要向婆婆禀告情况的。因为她被贤妃派出来的女官带进宫去说话,阖府应该都晓得了,老太太当然也晓得。
顾老太太听完唐氏的话,立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想,作为三皇子的母妃让嘉宜早嫁,一定是三皇子跟他新娶的王妃之间关系不睦,作为三皇子的母妃,潭王妃的婆婆,她肯定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的。
只不过贤妃让顾家随便给嘉宜找个商户人家就把她给嫁了,顾老太太是不乐意的。
所以她对唐氏说:“我们侯府的小姐,即便是庶出也断没有随随便便低嫁的理,再说了,嘉宜是被冤枉的,咱们都晓得,若是我们跟着外面的人一起来作践自己家的姑娘,就不配做宜丫头的长辈。”
↑返回顶部↑
贤妃道:“可能那些好人家没人愿意娶,但是那些商户人家或者也不会介意娶她的。我看,夫人你回去就给她挑一挑低门,再放话出去说以后三姑娘出门子陪嫁丰厚,对了,夫人要是能让三姑娘早点儿嫁出去,我这里也会出些银子给她添妆的……”
唐氏更吃惊了,简直不明白为何贤妃要自己家的三姑娘快些出嫁,而且她竟然还愿意给嘉宜添妆,并且说将嘉宜嫁给那些商户人家也不要紧的。
“娘娘,您能告诉我,为何您会关心嘉宜的亲事,还要她尽快嫁出去呢?”
“夫人,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知道为妙,我就请夫人帮我这么个忙,不知道行不行?”
贤妃决定不把自己的儿子跟潭王妃之间闹得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告诉唐氏,毕竟这种事情传出去有损于潭王妃的名声,还有让顾家的三姑娘无辜又要被牵连进去。
“好吧,娘娘既然不愿意说,那我也就不强人所难了。只是将三姑娘低嫁,这件事情还有赢得我家老太太和侯爷的同意才行,若是到时候不行,还请娘娘不要怪我。”唐氏低下头谦恭道。
贤妃道:“夫人尽力了,我自然不会忘记夫人的好,还请多多帮忙。”
话都说到这里了,唐氏认为自己再推辞那就是矫情了。
于是她点头答应了贤妃所求。
回到了侯府,她去见了顾老太太,把贤妃对自己说的一些奇怪的话说给了老太太听,并请老太太拿主意。
她就晓得嘉宜的亲事要老太太点头才行,而且她进宫一次,回来之后是必须要向婆婆禀告情况的。因为她被贤妃派出来的女官带进宫去说话,阖府应该都晓得了,老太太当然也晓得。
顾老太太听完唐氏的话,立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想,作为三皇子的母妃让嘉宜早嫁,一定是三皇子跟他新娶的王妃之间关系不睦,作为三皇子的母妃,潭王妃的婆婆,她肯定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的。
只不过贤妃让顾家随便给嘉宜找个商户人家就把她给嫁了,顾老太太是不乐意的。
所以她对唐氏说:“我们侯府的小姐,即便是庶出也断没有随随便便低嫁的理,再说了,嘉宜是被冤枉的,咱们都晓得,若是我们跟着外面的人一起来作践自己家的姑娘,就不配做宜丫头的长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