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然,吃到一半,皇帝便开口问道:“蒙古哪里怎么样了?”

  杨博早有准备,从容的搁下筷子,恭谨的微微垂首,应声道:“此回俺答虽是退了回去,以臣所见来日必有大战。不过,”他一顿,轻声道,“若要停战止戈,平息九边战火,以老臣愚见,互市非开不可。”

  杨博这话,有几分真心也有几分利益所动。

  杨博背后是山西党,或者说是山西那一批富可敌国的晋商。对于晋商来说,若是大明与蒙古互市,他们的很多买卖就能从暗转明,也能获取更多的利益。然而,倘若不互市,蒙古人光靠着那些私下来的粮食是活不下去的,他们一活不下去就值得骑马来抢来杀,让大明人也活不下去……与其如此,倒不如议和,开互市来得简单。

  皇帝扫了杨博一眼,意味不明但还是微微点了点头:“互市自然是要开的,不过现在时候还不到。”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笑起来,“对了,惟约回来的正好,军工厂新出了一批火枪,朕真想寻人一起去瞧瞧呢。”

  杨博自然也是知道火枪的。火枪这东西宋朝就有了,先帝朝时也曾参考佛郎机人和倭人,制造出了火绳枪,这东西就是个可以扛在肩上的铁管,在上面装了一个能够控制点火的扳机和一条用于点火的绳子,因为“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而被人称之为“鸟铳”。

  只是,这东西现今虽有用但也有不少缺点:一是射程还不够远,经过训练的弓箭手强弓轻箭最远可达300米,而鸟铳最多不过是120米;二是鸟铳制造困难,往往质量参差不齐,动辄炸膛,根本无法大批运用;三是因为追求轻便,弹丸威力还不足,无法射穿铠甲;四是鸟铳的发射速度也及不上弓箭……

  故而,杨博听到皇帝这话,心中微微有些动了,不由笑着颔首:“陛下有命,臣自当随行。”

  君臣两个正好吃过饭,权当饭后散步,很快便起行去了军工厂。

  军工厂乃是去年建的,皇帝挪了一部分外使“朝贡”的收入和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又令人从外国“请”了一些专家,如今倒也算得上是办的不错。

  杨博看着,心里也颇有几分惊诧:别的不说,这军工厂许多流程上面不仅有创新还很有水准。

  工匠们的工业大学就不说了,杨博确实也不大懂火枪的那些物理原理,也听不懂夷人的各种专业术语,只能明白个大概。不过叫他惊讶的乃是军工厂里经过调整后的标准化制造过程,这一支火枪居然不是直接由工厂的一个车间制造出来的,而是各个车间分别制造一种零件配置,然后再由最后的车间组装完成。不仅速度上提高了许多,而且各个部分都有其标准,制造出来的成品自然也更加标准化。

  看到这里,杨博心里已经有了些底子,等见到出厂的新式火枪,不由大吃了一惊。

  这新出来的火枪可比之前的那些鸟铳要好得多,至少枪管平整,不再因为铁矿或是炼制的原因而显得坑坑洼洼,而且看上去也和鸟铳有了细微的区别。

  皇帝笑了笑,指着这个道:“这火枪乃是根据西班牙那边的‘燧发枪’仿照的,不用火点,直接按扳机,弹簧伸缩,其上的燧石打在火门边上,擦出火花,正好可以点燃火药击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