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3 / 7)
皇帝听着这话,颇有几分新奇的感觉,不由笑起来:“自来都是‘天圆地方’,可是听你这么说起来,倒是有趣。”
李清漪想着叫皇帝外头有些兴趣,改变些思想,于是顺势又说起来一些欧洲的趣事:“那些地方倒不像是我们这里一样。一小块的地方就能自立为王了,就欧洲那么一块地方,不知有多少国家呢。您瞧地图这里……他们那里宗教也十分强盛,有传道士就是趁着这次海禁重开而千里迢迢来大明传教的……现今,外头提的最多的就是佛郎机人和西班牙人。佛郎机瞧着倒是财大气粗,底气十足,不过大体上还比不上西班牙。佛郎机原本也不过是个小国,最早的时候也不过是几艘小船,可他们也是运气好,碰上了好时候,靠着海上贸易发了家,这才发了财。至于西班牙,最早的时候也是资助船队远航,发现美洲,赚了一大笔……”
李清漪故意挑着说了一些吸引皇帝的兴趣、开阔他的视界。等到天色渐暗,李清漪这才收了口,转而说起更重要的来:“您瞧,我们和外头那些国家的往来海道一般是这两条——”她小心翼翼的在地图上找了一下,然后指着上头标着的两条线道,“一条是广州到马六甲的;一条是去吕宋的。”
皇帝这会儿倒是插上话了:“我倒是记得,马六甲那里离得最近的是马来王国,现在是叫佛郎机占了。”
李清漪点点头:“所以,我倒是觉得,这次佛郎机挑衅倒是个送上门的好机会。”她露出一点狡黠的笑容,莹润的杏眼轻轻的眨了眨,似有潋滟的波光,“若是能收复马来王国,不仅是重扬了大明这个宗主国的威风,更是能通过控制马六甲而占据到主动位置——日本、印度、吕宋就在这边上……”
到了这个时候,时候已经不晚了,外头明月早已高悬。李清漪看着地图侃侃而谈,精神十足。
皇帝也饶有兴致的听了一会儿,直到李清漪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微觉疲倦的用指尖揉了揉眉心,缓缓抬起头。他立刻就看见了李清漪那双明亮的惊人的杏眼。窗外的莹白月光已然洒落一地,床榻上的珠光闪烁不定,可这都比不上她那双的眼睛——仿佛,星辰和大海就藏在其间,足以令人烧起心火。
这样一个安静的寒夜,明月悬空,大明王朝年轻的帝后对坐在床榻上彼此对视,他们的身前摆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
有一团火,从皇后的眼里一直烧到皇帝的心里。
世界是如此的宽阔,纵是大明也不过是地图上的一角而已。倘若能够推开门往外看,那么呈现在他面前的将会是如何精彩的世界?
也许,有一日,太阳也将永远高悬于大明的领土之上,金色的辉煌永不落下。
————————————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三千左右的字,我从八点开始专心致志一直写到十二点,删删改改,总算写好了。这种速度,这段时间基本上不可能双更,不过接下来我会试着多码点。
昨天看到有读者提到“大的冲突点没有了,该怎么延续前面的精彩?”,我不禁想和大家说说这篇文。写这篇文,主要是对于这一段历史所出现的各个杰出人士的敬佩和向往,从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么多的青史留名的英才汇聚一时,争相登台,智慧交撞,我一直心向往之,写到现在也还很高兴,不过每到关键时候就疯狂查资料,然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写历史穿……
此文前一卷是谋国,主要是裕王和李清漪战战兢兢的从嘉靖手里拿到皇位,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后一卷是兴国,其实就是和那些智商卓越的名臣争斗拿权(此时的内阁权利已经膨胀),富国强民,走上世界之巅(主要是我的yy)的道路。
↑返回顶部↑
李清漪想着叫皇帝外头有些兴趣,改变些思想,于是顺势又说起来一些欧洲的趣事:“那些地方倒不像是我们这里一样。一小块的地方就能自立为王了,就欧洲那么一块地方,不知有多少国家呢。您瞧地图这里……他们那里宗教也十分强盛,有传道士就是趁着这次海禁重开而千里迢迢来大明传教的……现今,外头提的最多的就是佛郎机人和西班牙人。佛郎机瞧着倒是财大气粗,底气十足,不过大体上还比不上西班牙。佛郎机原本也不过是个小国,最早的时候也不过是几艘小船,可他们也是运气好,碰上了好时候,靠着海上贸易发了家,这才发了财。至于西班牙,最早的时候也是资助船队远航,发现美洲,赚了一大笔……”
李清漪故意挑着说了一些吸引皇帝的兴趣、开阔他的视界。等到天色渐暗,李清漪这才收了口,转而说起更重要的来:“您瞧,我们和外头那些国家的往来海道一般是这两条——”她小心翼翼的在地图上找了一下,然后指着上头标着的两条线道,“一条是广州到马六甲的;一条是去吕宋的。”
皇帝这会儿倒是插上话了:“我倒是记得,马六甲那里离得最近的是马来王国,现在是叫佛郎机占了。”
李清漪点点头:“所以,我倒是觉得,这次佛郎机挑衅倒是个送上门的好机会。”她露出一点狡黠的笑容,莹润的杏眼轻轻的眨了眨,似有潋滟的波光,“若是能收复马来王国,不仅是重扬了大明这个宗主国的威风,更是能通过控制马六甲而占据到主动位置——日本、印度、吕宋就在这边上……”
到了这个时候,时候已经不晚了,外头明月早已高悬。李清漪看着地图侃侃而谈,精神十足。
皇帝也饶有兴致的听了一会儿,直到李清漪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微觉疲倦的用指尖揉了揉眉心,缓缓抬起头。他立刻就看见了李清漪那双明亮的惊人的杏眼。窗外的莹白月光已然洒落一地,床榻上的珠光闪烁不定,可这都比不上她那双的眼睛——仿佛,星辰和大海就藏在其间,足以令人烧起心火。
这样一个安静的寒夜,明月悬空,大明王朝年轻的帝后对坐在床榻上彼此对视,他们的身前摆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
有一团火,从皇后的眼里一直烧到皇帝的心里。
世界是如此的宽阔,纵是大明也不过是地图上的一角而已。倘若能够推开门往外看,那么呈现在他面前的将会是如何精彩的世界?
也许,有一日,太阳也将永远高悬于大明的领土之上,金色的辉煌永不落下。
————————————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三千左右的字,我从八点开始专心致志一直写到十二点,删删改改,总算写好了。这种速度,这段时间基本上不可能双更,不过接下来我会试着多码点。
昨天看到有读者提到“大的冲突点没有了,该怎么延续前面的精彩?”,我不禁想和大家说说这篇文。写这篇文,主要是对于这一段历史所出现的各个杰出人士的敬佩和向往,从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么多的青史留名的英才汇聚一时,争相登台,智慧交撞,我一直心向往之,写到现在也还很高兴,不过每到关键时候就疯狂查资料,然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写历史穿……
此文前一卷是谋国,主要是裕王和李清漪战战兢兢的从嘉靖手里拿到皇位,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后一卷是兴国,其实就是和那些智商卓越的名臣争斗拿权(此时的内阁权利已经膨胀),富国强民,走上世界之巅(主要是我的yy)的道路。
↑返回顶部↑